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ypig_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解题能力和教学效率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力很强的学科,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历来就是重难点,尤其是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对应用题更是有畏难情绪,对题目的题义无法理解,对题目设置的条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自然无法列出正确的算式来进行解题了。针对这些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其掌握应用题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1.1学生的解题思路狭窄
  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虽然掌握了同一题型的解题方法,但题型稍微换种模式或者难度加深一些,就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以致解题思路过于狭窄,思维有所局限,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未得到有效锻炼,不能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来解题,只会一种解题方法,不会应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2应用题教学未能有效联系生活实际
  应用题教学,学生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对题目的题义正确理解,有了清晰的思维,才能通过已知条件来求未知条件。但在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对应用题的讲解通常是按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来讲授,没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穿插一些生活案例,但未能深入联系生活,流于形式。时间一长,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枯燥、厌倦,极易丧失学生的兴趣,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2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教材聯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加深学生对题义的理解能力,教师教学中可以将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有着紧密关联,生活中藏着很多数学知识,由于和自己熟悉的生活相关,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觉得应用题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深奥难懂。对题义有了正确理解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如何解题的讲解,可以启发、循循善诱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路向正确的方向转移,让他们独立思考,然后提出问题,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难度,不断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在学生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后,教师还可让全班学生用其他方法来解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其他几种解题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学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各抒己见,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哪种题型用哪种方法来解最简单最快速,最后教师总结选择某种解题方法的原因,以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应用题,某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6人,问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教师可将题目中的人数换成班级学生总人数和女生比例,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结合班级人数情况进行思考,学生轻而易举就能解答出来。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深难度,将已知条件转换成未知条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宽具有很大帮助。
  2.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式的不同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影响。在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教师可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学生通常感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可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来达到学生增强理解的目的。游戏化教学可将应用题中的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对应用题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演示,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情境教学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以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呈现,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所学知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有了直观形象的体验,变得浅显易懂了。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发散他们的思维,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小学生普遍好动,课堂严肃的气氛常常使他们无法真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而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求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让学生划出等腰、等边三角形,用剪刀裁剪、拼接,找到求两种三角形的方法。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来解答,由于经过了手脑的活动和锻炼,此时对于应用题的题义就能理解得更透彻,采用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来解题。
  综上所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也是关键部分,教师教学实践中应注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教会学生读透题义,掌握解题技巧和多种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贞静.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祖国,2017(18):263-263.
  [2]邢耀圣.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06-106.
  [3]杨敏.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中国培训,2016(02).
  [4]谢占改.谈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如何开展[J].学周刊,2017(25).
其他文献
当前,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改革“深水期”,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辅助技术得到小学数学教学同仁的“热捧”,成为教学的“香饽饽”.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
期刊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面的变革,改进教学模式、研究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改进教学模式、研究新型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算发展,我国对公民的信息素养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我国高中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对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信息素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信息技术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但是仍有大部分的高中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时存在一定的难度。高中计算机教学不就能丰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到的基础计算机知识,而且还可以为
新课改后,根据相关的实践验证发现,有效地将思维导图引入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创建知识结构网,明晰和认清知识体系.因此,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应用思维
高中英语听力是学生词汇量、句型语法掌握的综合检验方式,同时在英语听说读写四个项目中听力又是学生运用英语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目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局限在以题目为主导的
期刊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园地,教师工作的根据地,我们应该重视课堂教学.把和谐带入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思维.而问题
目的:探讨激励护理在半肩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58例半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在学习数学时难免会因为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觉得学习数学很难,究其原因是对于学习数学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