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管不了有权有势者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校长、院士之类的“特殊学者”涉及学术不端,当管不管,常常不了了之,是学术风气每况愈下的原因之一。
  
  学术不端,该挥重拳
  
  
  在教师举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论文抄袭事件中,葛剑雄本来不是“主角”。接到两位教师的举报材料以后,葛剑雄只是把材料递送给相关机构,然后在政协会议上不点名地批评了校长的抄袭行为。葛剑雄虽然身为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但学风建设委员会没有调查和处分权,他能做的,只是当“快递员”。
  但没有想到,批评校长竟然“引火上身”。2009年政协会议以后,葛剑雄接到一次匿名电话,收到一封匿名信,内容都是叫他不要再管举报校长徐志伟论文抄袭一事,匿名者语气强硬,有些威胁的意思。徐志伟在接受《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如果葛剑雄在媒体上点名批评,他将诉诸法律。
  “有记者问我,你为什么要管这件事。我说,我有千条万条理由管这事。我是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的副主任,我还是全国政协教育界的常委。这样大的事,我为什么不管?!”葛剑雄坐在复旦大学的办公室里,情绪有些激动,在他看来,提出这样的问题,足以证明大家的心态,似乎“管”比“不管”更奇怪。
  今年3月15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上,严厉批评了学术不端行为。周济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无论涉及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做到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这段谈话,被总结为教育部门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的宣言。
  但是,多年来,学术不端常常被容忍,当葛剑雄要把校长论文抄袭举报管到底的时候,有很多人反而感到不解。为什么很多学术不端行为没人管?葛剑雄提出的一个解释是,一些学术不端行为,涉及校长、院士等等“权势”,一旦涉及这些人,光靠学术规范,无法制约他们,举报人害怕打击报复,也不敢出来举报。“就像徐志伟这件事,按照学术规范来处理,非常简单,只要抄袭被认定,该撤销学位就撤销学位。”葛剑雄说。
  “一定要严厉打击那些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当权者、官员、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的人。至少起到震慑的作用。”葛剑雄表示,这些年,出现在普通教师、学生身上的学术不端行为,不少已经得到处理,但对于校长、院士之类的“特殊学者”涉及学术不端,当管不管,常常不了了之,是学术风气每况愈下的原因之一。
  
  校园挡不住浮躁之风
  
  面对抄袭等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可能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是每个人的纵容,才让本该遭到唾弃的行为成为“正常”。
  除了管住“权势”学者,周泽认为,那些被侵犯权益的人,也许也该为学术不端风气的蔓延负责。
  周泽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在看到教师举报校长抄袭的报道后,他找到媒体,曝光自己的论文被他人抄袭。周泽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向媒体曝光只是他一系列行动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将向一些抄袭他论文的个人、工作单位发律师函,维护自己的权益。
  
  周泽长期从事新闻法律研究,自己是律师,他认为,抄袭他人论文获得学位、取得职称等等,是一种欺诈行为。但是,很少有被抄袭者像周泽一样站出来维护权益,周泽自己,也是在沉默很久以后,才实施自己的维权行动。“被抄袭的人,往往都有一种恻隐之心。我看到自己的论文被抄袭,想一想,人家拿个学位也很不容易,如果我揭发他,他可能学位要被取消,可能职称要受影响。”周泽认为,正是大量被抄袭者,容忍了抄袭者的不端行为,使得抄袭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抄袭之风才会愈演愈烈。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被举报论文抄袭以后,葛剑雄去查看网友的评论。“有的人说:谁不抄啊,你们就不抄吗?有的人还替校长说话,骂这两个老师吃里爬外。”看到这些评论,葛剑雄觉得“风气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读书的时候,如果班上有同学作弊,这个人就会像小偷一样,永远抬不起头来。”
  学术不端风气的根源是什么?葛剑雄的答案是:社会风气的败坏。“很多人说学校腐败、教育腐败,我可以告诉大家,如果一味指责大学,这是因果倒置。”
  关于整顿学风,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当前要重点加强三项工作,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借助道德力量,使之不愿违背学术道德;二是规范学术管理,借助制度力量,使之不能违背学术道德;三是加强社会监督,使之不敢违背学术道德。“道德力量”被放在第一条。
  “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葛剑雄说。今年高考中,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两名女教师,向考生出售高考作弊用的接听、接收工具,被警方侦破。这种教师参与作弊的行为,让葛剑雄感到非常痛心。如果学生们把作弊看作理所应当,那么在今后的学业和事业中,抄袭又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学生没有得到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反而从小就被灌输‘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观念,中、小学生写作文时就被鼓励去抄范文。”方舟子说。方舟子曾被誉为学术打假英雄,2001年出版书籍专门批判中国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揭露大学教授论文抄袭。揭发教授抄袭,在当时还很鲜见。
  
  学术不端的标与本
  
  学生学位论文抄袭、造假,被认为是学术不端的“重灾区”。为了制止学位论文抄袭,从去年开始,国内不少高校用上了防抄袭软件,用计算机技术来判别学生论文是否抄袭。
  面对这样的现实,葛剑雄认为,在批评学生不诚实的同时,也应该检讨我们的教育评估制度。“本科生论文应该改革。很多专业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没有必要都做论文。比如新闻学,如果学生不做新闻理论研究,写新闻稿件就可以了,老师答辩一下。还有一些专业,做试验、做调查应该都允许。全国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真的有几百万篇论文吗?”
  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葛剑雄认为,硕士也不一定强调做论文,做了论文也不一定强调发表。“因为中国就这么多刊物,都给他们发也不够。”他指出,博士生要要求发表论文,但不要强调非要什么刊物。“因为刊物不够,发表不了的,可以组织两次答辩。一次是学位论文,一次提前到中期考核,答辩阶段论文。”葛剑雄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从技术上解决。一味强调学生发表论文,不考虑现实情况,只会助长学生抄袭、造假。
  葛剑雄还提出,学术界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行政不要过多地干预,杜绝“只要一做官,马上学位也增加了”的怪现象。
  方舟子分析说,学生抄袭现象的原因,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招的学生太多或社会活动太多,对学生管不过来,或者教师本身学术能力低下,指导不了学生,或者教师本身也在抄袭,学生跟着学了。”特别是担任行政工作的学校领导或者学术权威,“这些人忙于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实际上已没有多少精力用于学术研究,却还要招很多学生,甚至一名校长可以同时招几十名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研究工作都是研究生做的,导师很少参与或根本不参与,只在论文中挂名。学生没有得到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难免会有人抄袭。”
  方舟子提及的这种情况,在以往曝光的几起教授抄袭中已经被证实。6月18日,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承认自己署名的论文抄袭,跟之前很多教授抄袭事件一样,被指抄袭的论文由陆杰荣和杨伦共同署名,陆杰荣是杨伦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陆杰荣曾经解释,论文是杨伦写的,他只是做了“修改”。
  “导师如果因此被连累了,是活该,谁让他没有尽到导师的责任呢?”方舟子认为,教授因疏于督导而陷入抄袭事件,当然罪责难逃。
  学术不端的“标本兼治”,已经被主管部门所重视。教育部长周济指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必须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内部治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其他文献
这种最新研制成功的可充气避难室,可使遭遇矿难的煤矿工人得到强有力的生命支持,以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正在数百米矿井下作业的煤矿工人,如突遇爆炸,被困井下时,能不能也有一种类似飞机失事时帮助逃生的“降落伞”,使遇难矿工们得到强有力的生命支持,以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要知道,此时被封死的矿内充塞着致命的尘埃和废气。美国发明家吉姆·鲁瑟和他的团队深深地意识到,此时正等待着救援的矿工最需要的是帮助他们
身为把“现代人”视作作品主题的戏剧人,寻找现代人生活的关键词是我的重要任务。有时候,灵感来自典籍,像《包法利夫人们》,原先只是在小剧场演出八场,观众人数不会超过三千人的“先锋戏”,2007年因参加“相约北京”主题活动而被大陆的制作人“发扬光大”,至今已演出超过六十场。同一出戏在香港并没有引起内地这样的热烈反响,我认为是两地对于文化词汇的感应度有所差异——前者认识福楼拜及他这本著作的年轻人,肯定比不
当你跋涉过一级级石阶,穿过无数层门之后,将会是什么?    认识二刚先生有十余年了,看他的作品当然更早一些,他的画,他的字,还有题跋,独特得一下子便让人记住了这位画家。后来认识了真人刘二刚先生,一介文人书生模样,平易而憨厚,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与想象中的老夫子形象大相径庭。  对刘二刚先生的了解是从《庙亭山》开始的。我清楚地记得此书中第一幅插画,是题为《门》的水墨画,二刚把此画放在文集之前,我看是
《终结者》本来有希望与《黑客帝国》分庭抗礼,却终究功亏一篑。    “终结者”系列的第四部《2018》不可谓不好看:作为一部爆米花电影,它有帅哥,两个;有打斗,带露点;有爆炸,比朝核弄得真切;还有车战,跟汽车人一样会变形。也许可以厚道点,忽略那惨不忍睹的剧情。   可是作为“终结者”来说,拍成这样终究有些浪费了。这个系列自第二集开始,已经被野心勃勃的詹姆斯·卡梅隆注入了灵魂,这本来是一个不亚于《黑
理财的重要一课就是情绪管理。  我来问大雪:  我的儿子大学还没毕业,就狂热迷上了投资理财,把零花钱都买股票了。他的偶像就是股神巴菲特,经常把巴菲特的话挂嘴上。我很担心他这样下去,会不会只知道钱而忘了其他?    大雪来回答:  首先恭喜您有位特别的儿子,他没有把钱用来更换手机,或者在网吧把钱交给游戏,这说明他的思想与众不同。其次爱钱从来就不是一个错误,如何花钱才是个人品质的试纸。巴菲特就是一个爱
富国必须做好准备,要为别国的药物埋单。  甲型H1N1流感已经是6级流行病,除此之外,我们对这种病毒知之不多。根据以往流行病的演变规律,流行病学家预计这种病毒将继续传播,北半球的传播速度将在秋季加快。届时,针对H1N1的疫苗应当已可以获得。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社论说,世卫组织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有一项国际计划,把这些药物送到需要的地方。  社论说,这意味着拟定一套支付方案。理想状况下,疫苗对每个
英国工党之痛  对比英国首相布朗刚刚上任时的意气风发,现在的状况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工党在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随着下一届英国选举临近,该党是否能继续成为领头羊已经是个未知数。工党能够重塑自己形象,重获新生吗?或者,这个政党就此完结?在英国社会,政坛是一张关系网络,媒体紧盯着政客,搞得公众和官员的关系常常紧张。而工党这次惹上的麻烦更加火爆,“补贴门”事件不仅让好几位官员下台,更使得布朗在民众中的形象直
孔夫子做学问,讲求真实,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问鬼神之事,孔夫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连人间的事情都没弄清楚,怎么能谈鬼域的事情。  子路又问死,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我料想,孔夫子如果在世的话,看到今日的学术风气应该会愤懑,以至生不如死。  我们这帮号称孔门弟子的人,到了21世纪高度文明的今天,居然退化到了连学术腐败也让我们不足为奇的地步
两位女教师,举报自己的领导——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博士论文抄袭。奔走近两年后,她们的举报终于浮出水面。    “连中学生都可以认定的抄袭”    2008年年底的一天,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收到一份邮件。邮件中有2篇论文,还有一封举报信,举报人在信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两位举报人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赖文和吴丽丽,她们举报,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博士学位论文抄袭。 
在举报校长论文抄袭事件中,吴丽丽是举报人,但她又称自己是这篇抄袭论文的代写者。也就是说,如果抄袭事件成立,她自己也将置身丑闻漩涡。这样的双重身份,在过往论文抄袭风波里,绝无仅有。    《新民周刊》:在举报校长论文抄袭之前,你与校长徐志伟的关系怎样?  吴丽丽:上下级关系,但跟其他学校里的上下级不一样,我们之间有太多层的上下级关系。他自己是校长,他的夫人是我所在的二级学院(基础医学院)的院长。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