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与成人不同,全麻恢复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小儿一直是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高发人群[1,2].小儿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远高于成人(17%)[3].研究表明,全麻恢复早期因受麻醉、手术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危时期[4,5].小儿麻醉并发症与年龄、手术时间、ASA分级、手术种类、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年龄和病理生理情况有关[6,7],然而以上研究仅仅是对单一
【机 构】
:
310013,杭州市,浙江医院麻醉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小儿的解剖、生理和心理与成人不同,全麻恢复期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小儿一直是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高发人群[1,2].小儿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5%,远高于成人(17%)[3].研究表明,全麻恢复早期因受麻醉、手术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是麻醉并发症的高危时期[4,5].小儿麻醉并发症与年龄、手术时间、ASA分级、手术种类、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年龄和病理生理情况有关[6,7],然而以上研究仅仅是对单一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并没有考虑到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本研究分析小儿全麻恢复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激活在三种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水平致痛机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4只,体重150 g~20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CI组、SNL组和SNI组.对照组不实施手术;CCI、SNL、SNI组分别于左侧制作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模型(CCI)、脊神经结扎模型(SNL)和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模型(SNI).术前3 d至术后1
目的 评价全麻患者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盲探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整形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盲探组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组(FOB组).麻醉诱导后,两组均先置入CILA,盲探组经CILA盲探气管插管,FOB组经CILA用FOB引导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经CILA气管插管的时间及成功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与FOB组比较,盲探组气管插管
布比卡因腰麻是剖宫产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其效果可通过蛛网膜下腔混合阿片类药物而增强[1-3].舒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上腰麻时较为常用的阿片类药物之一,由于其高脂溶特性,舒芬太尼不同给药途径对布比卡因腰麻效果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讨舒芬太尼不同给药途径对剖宫产术患者布比卡因腰麻效果的影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多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病变,动脉栓塞后所致的血液动力学紊乱和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动脉取栓术时,术中及术后需抗凝治疗,这些给麻醉的选择与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具有定位准确、效果确切、对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好的特点[1].本研究拟评价神经刺激器定位行腰神经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的效果.
瑞芬太尼可产生明显的降压作用[1,2],本研究拟观察开颅手术患者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
患儿,男性,6岁,体重16 kg,出生后即出现新生儿溶血,需反复输血,红细胞内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明显降低,确诊为PK缺乏症.2年前发现脾肿大,多次输血治疗.无特殊家族史.查体:神清、贫血貌、轻度黄疸,心肺功能未见异常,肝肋下3 cm,脾肋下平脐,质偏硬。
目的 评价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FDP组(F组),每组20例.F组术中FDP 200 mg/kg注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术后1~3 d均静脉输注FDP200 mg·kg-1·d-1,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1],也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是炎性反应的早期启动因子,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黏附分子表达上调,ICAM-1通过识别炎性细胞上相应的配体来介导炎性细胞向局部组织募集,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