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zu81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中学阶段现有的美术教学习惯性评价模式存在着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理念及方法等弊端。评价中,教师大多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不顾及学生的心理年龄,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以致学生潜能发挥不够,审美素质难以得到提高,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为中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根据自身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摸索出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标准兼顾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
  应该看到,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心理也在逐渐发育成熟,呈现出不同的认知特征,表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也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保持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相一致,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而不是从艺术性考虑,不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要依据新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前提出发,在美术学习评价时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艺术性高低,只要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体系的制定最终是为了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据此美术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发挥好评价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评价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励性评价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级而有所不同。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采用激励赞扬为主的方法,因为他们容易赞同教师的做法;对高年级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应实事求是,因为他们已基本具备辨别优劣、判断是非能力。在具体的评价中,目标要小起点要低。日常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更应注重激励性。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教师在评价中必须把握评价要有明确的目标及客观和恰当的评价结论,终极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反省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意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相应存在不足。教师要提高运用各种评价方法的能力,扬长避短,始终把握评价的前提,保证各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使评价尽可能的客观公正,最大限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评价形式多元化,注重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者,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大多以自己的审美观为评判标准,评价结果自然就存在着教师的主观因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评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角色也由过去的主导者变为现在的组织、引导者。比如,教师可以从技法、形象感、创意等角度选择各具特色的作业,让学生各自审视,先评价对方的作品,把个人的审美观点一一表达出来,教师因势利导,逐一点评画得怎么样,有没有创意。在此基础上学生互评,这样能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使学生间的评价都能彼此接受,認识到对方的优点,加强自我反思能力。评价中的师生共评不单单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构建,更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多主题与多元化的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一套完整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帮助教师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加速他们比较、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更有利于美术学习。
  四、评定体系综合化、科学化
  众所周知,学校美术教学为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像力与创造力”。在此指导下,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据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摒弃自己的主观印象,以及过去的单纯依据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我们从实际出发,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测试为辅,按基础知识、欣赏评述、平时作业、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累计分,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在具体的实施中,基础知识和欣赏评述可以采用试卷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欣赏能力方面的考查我们强调以提高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我们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制度,把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作为依据,根据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表现,结合学生的自评给予客观的评价。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美术教育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个性,用全面、多样、多元的教育评价模式去衡量学生。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究竟怎样?答案不容乐观。笔者在所任教的学校对初中三个年级各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答卷的学生162人,有效答卷156份,其中回答“喜欢名著,经常阅读”的16人,回答“无所谓,偶尔阅读”的41人,回答“不喜欢,很少阅读”的99人。对不能阅读名著的原因,学生观点主要集中在:读不懂,没趣味;缺少条件,家里没有名著;中考分值偏低,考题简单。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一名语文教
笔者尝试使用新教材缘于参加赛课,抽签结果是选了人教版的新教材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在教学设计之初对新课程改革不了解,也不清楚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接受
β受体阻滞剂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是上世纪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上重大进展的里程碑之一.时至今日,β受体阻滞剂不仅广泛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力衰竭;而且,从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一直将其列为治疗高血压的第一线药物,并且已得到大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越来越注重基本能力的考试.因此,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里,而应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后,进一步深化和熟练运用课本的知识举一反
在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培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择比较有难度跟教材内容又紧密联系的材料题进行教学  教师评讲的时候要选择比较有难度跟教材内容又紧密联系的材料题,让学生先有一定的挫折感。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评讲,而且听了之后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节有道材料解析题,题目要根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