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国历史上都可以看到“均势格局”的存在。以中国战国时代为例,“(秦)孝公元年,河山以东疆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七雄一直并立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齐、楚、秦三大国互不相让且力量又相对平衡,三晋处于中心且不偏不倚,燕国离远居北、虎视眈眈,没有一方敢公开与各国决裂。结盟是达到均势状态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战国中期以后在魏国衰落之后,秦国东进的步伐越来越让列国感到威胁,“合纵”是六国结盟共同压制秦国的一种手段,总体上六国与秦国形成两大势力均衡的对峙集团。双方之间没有平衡或者缓冲的力量。战国均势格局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秦昭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