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中MUC1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gf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MUC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以及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粘蛋白MUC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中和不典型增生组中MUC1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6.6%(27/58)和35.0%(7/20),明显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组(5%,4/2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IGOⅡ期、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9%(11/19)和87.5%(7/8),明显高于FIGO Ⅰ期(29.0%,9/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层浸润深度≤1/2者的阳性表达率(25.7%,9/35)明显低于浸润深度>1/2者(78.3%,18/2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40.4%,21/52)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100%,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分化级别无关(P>0.05).结论 MUC1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与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高有关。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总结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方法 经左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电生理标测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性质,然后经股静脉或股动脉置入大头消融导管,标测到有效消融靶点进行放电消融。结果 32例患儿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6例,左侧旁路14例,消融成功14例,右侧旁路12例,消融成功11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6例,消融成功6例,复发2例,再次消
目前,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的过继免疫治疗主要用于防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其治疗反应不一,而不断出现的新策略提高了DLI临床疗效.本文就DLI治疗策略、在不同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新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