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
  课堂导入其实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营造课堂氛围的方法,课堂导入的时间其实很短,精短者一两分钟,较长者也就三五分钟的事情,三五分钟能够做点什么事呢?这件事又应该是什么样的,以至于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呢?这三五分钟能做的事看似简单,却要老师在课前绞尽一番脑汁才能使之与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产生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从教学中总结得来几个常用的课堂导入法:温故知新法,又称复习导入法、视频导入法、时政导入法、故事导入发、角色扮演导入法等。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对前面知识点的复习,找准切入点,连接新课的知识,这种导入法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贯穿知识,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学习体系;视频,是结合了影像、声音、色彩、动作等的因素的一种动态呈现的过程,能够形象的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使得教学更具直观性;现在的学生缺乏对时事的关注,因此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能够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精彩的故事能够让人拍手叫好,还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引发思考,这种导入方式是颇受学生青睐的;角色扮演这一方式还有待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因为其内容较多,耗时较长,因此不容易把握。
  如在说到人的心态、情绪对人的影响的时候,我和学生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工人没好气的说:“砌墙,没看到吗?”第二个工人微笑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大厦”;第三个工人说:“我们在建一个新的城市。”十年以后,第一个工人还是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工程师,第三个工人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这就是心态的力量。
  2.课堂小活动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节器
  大部分学生一听到要上政治课了,都拉下个脸来,要不就提前进入睡眠状态,政治理论性过强,而导致了课堂上总是出现“成熟的高粱一片倒”或者是“特困生大队”的现象。死板沉闷的理论教学使得课堂失去了活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课堂中理论教学的时间分配,多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死板的教学生动化,课堂小活动能够刺激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课堂学习气氛好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届时他们会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成为自主求学,课堂小活动还能收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可谓是一举数得啊。例如,笔者在执教“情绪万花筒”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生活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情绪,我特地设计了一个“闻声变色”的小活动,我把学生请到讲台上来,每次大约5个人,视时间而定,如果收效甚好的话,可以多安排多一两组,请学生在听到我利用多媒体播放的情景而给出你们会有的反应,第一个是你掉了1000块钱,学生就会表现出紧张、烦恼、害怕等的情绪;第二个是你考上了清华北大,有的学生笑出了声音,有的学生却喜极而泣;第三个是天花板掉了下来,这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潜意识的抱头往上看,吓了一跳;第四个是亲人过世了,因为每个人所想到的亲人不同,难过的程度也不一样;第五个是你尿裤子了,有人表现出不好意思,羞涩,也有人表现出那是不可能的表情等,诸如此类,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来引发学生情绪上的变化。
  3.多媒体教学平台是现代化课堂教学的科技武器
  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过去的课堂学生的眼睛和思维重在书本和黑板两点之间折返,光是诵读教材和板书就占去了课堂大半的时间,学生欠缺一定的思考;也因为局限在单调重复的课堂里,学生越学越觉得是负担,越学越不想学,必须腰围课堂诸如新鲜的血液,建设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平台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课堂教学也随着步入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时代。老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来实现课堂板书的美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课件可以实现重难点色彩区分,文字出现效果和声音等设计,不用再忍受黑板白字的单调,也不用因为老师的字迹不好,在抄笔记时浪费时间,更加能够从课件里一眼辨明重难点或者是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等;利用电脑终端还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扩展,互联网上点一点,资料信息就找全,可以扩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范围,不用再有限的教科书里做无谓的挣扎,多媒体还能通过播放音乐,动画、影视、图片等来增强教学中文字表达的不足之处。如上到“民族情民族魂”的时候,我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宋祖英的《爱我中华》,给学生普及了中华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这首歌倡导学生热爱民族,尊重各族人民的精神。
  4.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政治教学必须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把握,做到少讲精讲,多运用课堂活动和现代化的教学仪器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和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创设丰富的情景教学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韦军
  [2]《对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与探究》,杭汉东
  [3]《浅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的途径》,刘杰
其他文献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仍存在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存在重专业技能、轻德育公共课的现象。德育课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不可或缺,作为德育课教师,有责任想方设法、努力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绝不能容忍德育课“沦落”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教育”。要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教师必须要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备充分的教案以及形式灵活的教法,在具体教学中还应着重抓好“三个第一”。 
高中政治主观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本的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的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高中政治主观题的考查已经由单纯的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传统题转向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重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说明和论证的能力题。又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涉及社会问题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在对于主观题的答题方面,学生感觉下笔千言,却得分极少,以至于造成对主观题的“恐惧感”。而有
期刊
高效课堂的秘密包含呵护情感,关注学生,即使评价,注重评价等。  1.呵护情感  曾记得索利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到:无论何时何地,对学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认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励,他们同样会给我们多一分的惊喜!我想这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才会出现。由于这种交流,学生也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明白了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一
行政公开制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制度之一,作为现代法治国家和民主国家的一个基本价值标准,它已成为衡量各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促进政治开明、经济增
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  一、情感教学的作用  1、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由于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多年的教学让我知道,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满怀热情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较好,反之则相对较差。而新课改的主题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没有兴趣的诱导又何谈学习的主动性呢?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学中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结合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实践,
期刊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是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要渠道。但由于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较强,加之教师在上课时过分注重知识重点的传授,而忽视了中学生的个性需求、自主探究和自我发展。特别在广大的农村,由于交通、信息闭塞、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如
想要吸取孔子仁智统一思想的精华,还的从他的仁学思想说起。“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其全部哲学的基础。《论语》是研究孔子哲学思想的主要材料,其中有50余章谈到了仁,并且好多语义和思想都同“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人在研究孔子思想过程中,对“仁”的内涵与外延有着不同的理解,许多学者见仁见智地提出或感性或理性或深刻或系统的阐述。归纳之,不外乎有以下两种内容,一只关于社会伦理关系的实践方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