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神宗”?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u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的成书年代向无记载,但据仁宗嘉四年(一○五九)陈洵直序刘撰《五代名画补遗》:“今因集本朝名画评,又捃拾其(指胡峤《广梁朝名画目》)见遗者,叙而编之,名曰《五代名画补遗》。其门品上下,一如《圣朝名画评》之例类,仍附之于后者,亦明我圣朝文事之载郁云。”可知《五代名画补遗》成书于嘉四年之前,而《圣朝名画评》应更在此前。
  可是,翻阅《圣朝名画评》卷一“人物门第一”,却三见“神宗”的庙号:
  高益,本契丹涿郡人,太祖时遁来中国。……有孙四皓者,广延艺术之士,益往客之,为礼甚厚;益亦画《鬼神搜山图》一本以酬其意。……孙乃神宗近戚,进益前所画《搜山图》,上叹赏移刻,遂待诏图画院。
  王齐翰,建康人,……仕伪唐李煜为待诏。及王师指伐,所得府藏,悉充军中之赏。有步卒李贵者径入佛庙,得齐翰所画《十六罗汉》,俄鬻于市;有富商刘元嗣以白金四百两请售。元嗣入都,复质于相国寺普满塔主清教处。及元嗣往赎,遂为所匿,讼于京府。时神宗方为尹,按证其事,清教词屈,乃出元画,大为神宗嘉叹。
  勾龙爽,蜀中人,厚重少语言,好丹青,神宗时为图画院祗候。
  按神宗于一○六八年即位,是为熙宁元年,嘉四年前成书的《圣朝名画评》显然不可能预记“神宗”时事。而上述几条史料在过去的绘画史研究中一直未得到订正,反而被一再误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南艺》一九八四年第二期更有人据以撰文,认为《圣朝名画评》的成书年代应推迟至神宗之后。
  查《图画见闻志》卷三高益、王齐翰、勾龙爽条,始知“神宗”乃“太宗”或“国初”之误——这一错误,当然不是刘道醇的误记,而应是后世刊本的误刻。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圣朝名画评》的最早版本,是明代王世贞的《王氏书画苑》本;后世刊本大都据此翻刻,别无他本可校。“神宗”之误,当始于王本。
其他文献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有一则称许孔安国为真孝子的小故事,中华书局的《世说新语笺疏》是这样标点的:  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赢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豫蒙眷接烈宗山陵”无法理解,谁“眷接烈宗山陵”?“山陵”又怎样“眷接”?都使人迷惑。其实,这是标点错误所致,如果在“眷接”下断句,加一个句号,将“山陵”下的句号改逗号,这一段话就很好理解了。  原来“
中华版点校本《邵氏闻见录》《邵氏闻见后录》(以下分别简称《前录》《后录》),点校甚精,堪称善本。遗憾的是仍有一些疏漏,现就其中有碍文意者条列于下,请方家是正。  (伯淳)元初,以宗正丞召,将大用。未赴,卒,葬伊川。文潞公表其墓曰:“明道先生正叔,元初用司马温公、吕申公荐,召对,初除职官,再除馆职,除崇政殿说书。岁余出判西京国子监,两除直秘阁,不拜。绍圣中,坐元党谪涪州,遇上皇即位,赦得归。久之复官
六十年代初,艾芜的《南行记》(增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廓页上的《内容说明》,读后深感意精词美,文采灼然:    作者在青少年时代,曾长期在我国西南边疆和东南亚流浪,在劳动人民的行列中,受尽了旧社会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凌害。一九三一年起,他用蘸满了血泪的笔触,写下许多刻划入微、动人心魄的篇章。其中一部分曾于一九三五年出版过单行本,书名《南行记》;一九六三年,作者将其在解放前所写同类作品重行编选整
外卖骑手,再次引发全网讨论。这一次,起因是北京大学博士后陈龙的论文,为此他曾花5个半月体验外卖骑手劳动过程。“文章合为时而著”,学界从关注传统的“三农”问题,到聚焦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型职业,展现出鲜活生命力和社会责任感。像陈龙这样努力观照现实、助推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值得点赞。  随着外卖骑手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各大平台为进一步抢滩市场、获取盈利,平台用系统算法和数据驱动,不断压缩配送时间。“美
我国有十分丰富的美学遗产,大多蕴藏在哲学和文学、艺术理论的文献中,有待发掘、整理、研究、评价。这是一项“扛鼎”般的工作,没有长期的辛勤劳动,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果,因此,凡是在这方面做出一点成绩的,都值得我们尊敬。  郭因同志的《中国绘画美学史稿》,是从我国历代“画论”文献中取材而探讨我国“绘画美学”的著作。这部著作长达四十余万字,资料十分丰富,想见作者采撷之勤,使我钦佩。可惜就本书而言,还有一些可商
从库诺·费舍尔的笔底看青年黑格尔    “朋友们,朝着太阳奋进吧,  为的是使人类的幸福早日成熟!  遮蔽太阳的树叶能够怎样?  树枝又能怎样?  穿过它们,  冲向太阳,  ……”    这是青年黑格尔最喜爱的一首诗,它虽然出自诗人提奥多尔·哥特罗布·封·希坡尔(Theodor Cottlobvon Hippel)的手笔,但早已化为青年哲学家的心声和血肉。这震撼人心的诗句显示了青年黑格尔锐意进取
新华出版社《白宫内外》一书,读后觉得在美国历史、地理方面很有几处错误,这本书流传甚广,这些错误是不应该的。    “一七八三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规定,每四年选举一次总统,连选可以连任,但是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富兰克林·罗斯福,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原因,破例连任了四届总统……”    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宪法的时间是一七八九年。当时的宪法对总统连任的届数并无规定。直到一九五一年批准生效的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段佛陀和弟子关于生命的问答。  佛陀对弟子们说:“现在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人的生命到底有多么危脆无常?”  一个弟子回答说:“佛陀,人的生命不过百年之间。”  佛陀说:“你还未知道。”  一个弟子回答:“人命就在昼夜之间。今晚脱下袜和鞋,谁也无法肯定明天能否穿上?”  又有一个弟子回答:“人命在饭食间,有的人在一餐饭之间,死亡已走向他的身边。”  佛陀还是说:“你们还未知道。
振甫同志《嵇康为什么被杀》一文(见《学林漫录》初集),列举了三种说法:(一)说了“非汤武而薄周孔”,触犯了司马氏。(二)嵇康得罪了锺会。(三)为了吕安的信受到牵连。  对第二、三两种说法,作者引了唐修《晋书》和干宝《晋书》的文字。对于第一种说法,作者只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與药及酒之关系》中一段话,并且在引文前指出,鲁迅“谈到嵇康为什么被杀,与唐代史官和晋代史官的讲法不同”,接着还替鲁迅开脱了一句
记李白凤    李白凤先生的《东夷杂考》一书,终于由齐鲁书社印行面世了。面对他这部遗世之作,引起我许多慨叹和回忆。  白凤先生的这部遗著虽然只有短短数万言,在学术上也算不得煌煌巨著,但是其中所蕴含的种种悲辛却是一般的著作所难比拟的。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讲,既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泣血之作,也是他晚年耿介独立的精神写照。  白凤先生是三十年代的新诗人,又是一位精于治印的篆刻家。解放以后,他先后在山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