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数学“五四三”模式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数学“五·四·三”教学模式中“五”是指五步教学模式:联系生活引入模型——链接教材识别模型——实践探究提炼模型——深化思维建立模型——还原生活推广模型。
  “四”是指四步学习方式:创设情境自学质疑——自学探究互学感悟——类比联想群学建模——检查诊断延伸拓展。
  “三”是指三个教学媒介:链接生成卡——学习指南卡——分层检测卡。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一、模式基本流程解读
  教学第一步:联系生活引入模型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的生活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并利用“链接生成卡”这一媒介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已学过的数学旧知进行回顾,为知识迁移作准备。
  教学第二步:链接教材识别模型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教学要联系生活素材,创设既具有生活气息,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每次新问题的提出要从生活中挖掘问题情境或在教学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并链接教材中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既为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探索新知的依托,又让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建立了“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第三步:实践探究提炼模型
  在这个环节运用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点转变成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依托“学习指南卡”这一媒介,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卡中的任务,经历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在“学习指南卡”中我们用问题或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学感悟,初步提炼出数学模型。
  教学第四步:深化思维建立模型
  在初步提炼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这一模型,设计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给学生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练习”来源于生活,好像我们探究过的模型,又稍有变化,启发他们运用类比、联想、分析、归纳等方法进一步启迪思维,巩固新知,从而有效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第五步:还原生活推广模型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源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让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用于生活,有时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新知的原型;有时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个环节我们依托“分层检测卡”将目标与行为进行有效对接,让目标可测。在每节课上,进行即时测量、随堂评价、面批面改、即时反馈。并且我们进行三个层次——基础性检测、综合性检测、拓展性检测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我们规定:基础性检测和综合性检测是全班都要求完成的,至于拓展性检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自主选择。课下我们还会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将基础性检测的合格率定位为95℅,综合性检测的合格率定位为75℅,根据达成度的高低寻找原因所在,并及时查缺补漏,在二次备课中调整教学过程,拿出最佳方案。
  二、模式操作策略
  1. 在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链接问题上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的特点来进行不一样的“链接生成”:
  数学低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收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由教师根据知识与生活原型的内在逻辑联系设计“链接生成卡”,学生通过直观的“填一填”“画一画”“想一想”来复习回顾,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中段则立足于从生活原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找准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数学高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生活实践比较丰富,因此我们根据具体课型,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社会实践调查、动手操作尝试等方式收集、整理生活原型,建立数学模型。
  2. 学习交流、形成方法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因此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如何有效合作交流是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
  低段的数学教师在“学习指南卡”中将所需的学习材料分段呈现给学生,用“泡泡语”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取重要信息等,用小组游戏或互动活动的方式来进一步分析、归纳,从而得出数学模型,生成新知、模拟感知。
  中、高段的数学教师会由一个“胖”问题激起学生的思考,运用电子白板提取信息动画操作、实际分组实验尝试、运用“360云盘”中的学习资源进行探究……方式很多,可以根据课型、学生层次等进行灵活选择。
  3. 生活数学“五·四·三”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改革。该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学生当堂学习新知的成效,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检测,尽可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准确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二是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主要通过阶段性检测来完成,看到学生的成长;三是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自信心,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是否增强,是否逐步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等,主要通过学期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只有采取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普遍推行,财政财务管理的重点逐步从货币形态向实物形态延伸.但是目前单位在存货、材料,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混乱局面,应当
蒸汽伴管伴热在多领域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针对高寒地区冬季严寒、漫长的气候特点,通过对工程设计和建设各阶段的分析和总结,对伴热热负荷及保温计算有关参数的选取、汽源的设计
数学习题中经常出现有关寻找数字变化的规律题,这不仅考察了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也考察学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通过计算发现规律  例1.有一组数据a1,a2,a3……an满足以下规律:a1=[12],a2=[11-a1],a3=[11-a2]……an=[11-an](a≥2且n为正整数),则a2014= 。   此题学生易简单地
【摘要】单层轻钢结构厂房,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因违背施工程序,会出现导致厂房整体倒塌的恶性事故。文中分析了某轻钢结构厂房在安装过程中遇风倒塌的原因。  【关键词】轻钢厂房;施工;倒塌  1、概述  某企业厂房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工业园区内。厂房结构体系为单层、双跨轻钢结构体系;厂房高12.8m,两跨相连,单跨跨度30m,双跨跨度60m,柱距7.5m,厂房沿纵向长度112.5m。厂房平面布局見图1
【摘要】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国对你能源的利用也越发的紧缺。煤矿的开采也开始转向深部开发,煤矿做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采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煤矿的采矿技术,才能推进我国的煤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本篇就对我国煤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提高我国煤炭开采率和实现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提出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我国煤矿;采矿;方法;煤矿新探索  煤炭在我国能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煤矿作为不可
近日,各地高考政策纷纷出台,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积怨已久"的网友纷纷对数学学科"开炮",甚至发出了"数学退出高考"的呼喊:某网站对此展开了调查,近16万参与投票的网友中,赞成"数学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孩子们在探究活动中自主发现,体验成功,学有价值的数学,学让人更聪明的数学,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迷人魅力。  在新课导入处启迪智慧。导入是一堂好课最关键的第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好的导入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教学“近似数”一课课前谈
小宏是一名七年级学生,进校第一周就因为对我给他安排的座位不满意,直接将课桌推倒在地上,不顾我的呼喊,冲出教室。几个学生在后面追他,劝他回来,他不愿回教室,在操场边急躁地转来转去。  我担心小宏的情绪,找出家长通讯录,准备给他父母打电话。结果,发现他报到第一天在登记册上填的父母的电话都是空号,怎么办?他是在我的课堂上冲出去的,现在也许正在气头上,如果此刻过去,恐怕他又会跑。于是,我马上向班上的语文老
估算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优化学生的估算方法,合理调控估算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评估算意识,促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估算教学的基础,一般在解决问题中进行。教师创设购物情境:小华和妈妈挑选了五种商品,价格分别为38、26、13、59、41元,妈妈带的200元钱够不够?有学生采用精确计算:38 26 13 59 41=177元,177<200,够。也有学生采用估算:把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尊重人、理解人和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更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成长。“快乐教育”强调愉快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情绪中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被抑制。呵斥和指责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反之,愉快的气氛,可以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