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胃镜 早期 胃印戒细胞癌
病历资料
患者,女,70岁,20年前因上腹部疼痛,上消化道钡餐诊断为“慢性胃炎”,经口服“温胃舒颗粒”后症状消失。近20年来偶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好,体重增加。患者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下,查体行常规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黏膜变薄,呈灰白,黏膜皱襞减少变细,黏膜光滑,黏膜下血管分枝清晰可见。钳取胃窦部黏膜送病理,病理报告为:胃窦部印戒细胞癌。经全身PTCT扫描胃窦部显影剂增强,支持病理诊断,未发现转移灶。术前为排除“皮革胃”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行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胃的3/5),术后病理报告示:胃窦部浅表凹陷型早期胃癌(中低分化腺癌,大部分为印戒细胞癌),肿物大小2.5cm×2cm×0.5cm,癌侵及黏膜肌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细胞CK(+)。
讨 论
胃癌可以说是我国的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高发区分布很广,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4%左右,名列各类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一般患者出现症状后才就诊,大多都属于中晚期胃癌,影响到预后,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在于,提高临床检查技能及医患双方对胃癌的警觉性。用纤维胃镜可直接观察胃内形态变化,并能采取病变组织行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胃镜检查加病变组织活检能使早期胃癌的诊断率90%以上。对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要积极根除,对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症状,可常规行内镜检查,对慢性胃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胃镜下活检病理报告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重复多次胃镜及活检,以免延误诊断。
病历资料
患者,女,70岁,20年前因上腹部疼痛,上消化道钡餐诊断为“慢性胃炎”,经口服“温胃舒颗粒”后症状消失。近20年来偶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好,体重增加。患者在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下,查体行常规胃镜检查,胃镜下:胃黏膜变薄,呈灰白,黏膜皱襞减少变细,黏膜光滑,黏膜下血管分枝清晰可见。钳取胃窦部黏膜送病理,病理报告为:胃窦部印戒细胞癌。经全身PTCT扫描胃窦部显影剂增强,支持病理诊断,未发现转移灶。术前为排除“皮革胃”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行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胃的3/5),术后病理报告示:胃窦部浅表凹陷型早期胃癌(中低分化腺癌,大部分为印戒细胞癌),肿物大小2.5cm×2cm×0.5cm,癌侵及黏膜肌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细胞CK(+)。
讨 论
胃癌可以说是我国的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高发区分布很广,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4%左右,名列各类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一般患者出现症状后才就诊,大多都属于中晚期胃癌,影响到预后,早期胃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不是其面积的大小和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而是其深度。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关键在于,提高临床检查技能及医患双方对胃癌的警觉性。用纤维胃镜可直接观察胃内形态变化,并能采取病变组织行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胃镜检查加病变组织活检能使早期胃癌的诊断率90%以上。对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要积极根除,对4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上腹部症状,可常规行内镜检查,对慢性胃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胃镜下活检病理报告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重复多次胃镜及活检,以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