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96
  【残阳如血】语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第二单元《忆秦娥·娄山关》。
  此词在中学校园中无不是令师生激情顿生、出口称颂的一篇佳作。可在诵读之余免不了对词的末句中的“血”字的读音产生疑惑。因课文中无明确的注释。可“血”字可读xiě、xuè两个音。就《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阅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①如果读法不妥,则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就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第77页所示:“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大意是:跨过娄山关极目远眺,苍茫的群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落日像血一样殷红。这里写的是傍晚时分,红军跃上娄山关,放眼望去,展示在眼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色彩浓烈、气魄雄浑的图景。这个画面即使写实,又在实感之外,富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海的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和曲折。
  另據《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著,长春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88页对【残阳如血】句解释为: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比较两版本注释,“血”字都是名词。可读音有两个的“血”字,在本词中究竟该读何音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呢?
  现代汉语《辞海》(吉林大学出版社)第1303页、1339页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1983年重版)第1394页、1431页的注释,“血”读xiě、xuè两个音。字义相同:①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由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给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②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③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④指月经。
  两个读音在意项上并无区别,但声调上的变化,在具体的语境中表情达意不同。据普通话声调的发音特点:上声调:先降后升曲折起,彰显凝重之气。去声调:高起猛降到低层,彰显欢快之气。
  要研究其读音,需从词中的那些“既是确定的,又是动态的,以语境场的方式在语用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②着手方得解读之法。
  据史料记载: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从江西雩都附近铜锣渡出发,迈开了震惊中外的长征第一步。之后,接连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于12月进入贵州省境。 1935年1月6日,克遵义;8日前军克娄山关,这是第一次娄山关战斗;同时在这一天召开了历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即党中央在贵州遵义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改变了过去“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建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的领导,从此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与正确的军事路线,使中国革民走上胜利。遵义会议之后,经过短期休整,红军继续北上,1月19日离开遵义,未经战斗过娄山关,取道桐梓、松坎,向赤水挺进。计划是到达川南,与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再进行北伐。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四方面军也被“竟发展到进行反党反中央的背叛活动”的张国焘给带跑了。不得已,长征的计划作了临时改变。于2月12日,红军又由云南的扎西回师贵州,19日反渡赤水,25日重占桐梓;当日晚由北面进迫娄山关,这是第二次娄山关战斗。这次战斗,打了两天:25日黄昏,微雨阵阵,乍阴乍晴,直到26日拂晓,经过反复多次肉搏,击溃白军王家烈部四个团,再克娄山关,大雾弥漫,山黑月小。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词,即作于此时。
  词的上半阕,开篇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慷慨高亢之境怎不叫人增添悲壮之感。
  接着,月色当空,大雁哀凉清幽,凄婉悠长的景致出现了,与前面的西风慷慨高亢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荡气回肠之感。一切都统一在晓月寒霜之下,连大雁也为这美丽晨景感动得如歌如泣。在此声、色、音的交融中,人马出场了。
  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和鸣,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的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诗人用“碎”与“咽”形容自我的心境。可见英雄苍凉之气。
  毛泽东曾说自己的兴趣是“偏于豪放,不废婉约”。③
  词的上阕,首四句写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西风、长空、雁群、霜晨、冷月,凄冷的五个名词衬托出一种凄冷的气氛,也确定了上阕的基调。一个凄冷的冬天早晨,天还没有全亮,深蓝色的天空里一轮冷月当空,凌厉的西风动吹,偶尔从头顶掠过的大雁也发出几声凄厉的叫声,连绵起伏的山岭上百草凋敝,霜重地滑,一队红军队伍正迤逦前行。“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接下来仍是写景。只不过镜头往回拉,由远景而近景,由全景而特写,由纯粹的景物描写到了景物与人物的融合,单纯的景物之中融入了人物。这句的妙处在于写人不是实写,而是虚写,以虚写实,由虚入手,而让人感到愈加真切,如见其人,如历其景。试想冬夜凌晨,山风凌厉,霜重地滑,一夜急行军,早已是人疲马乏,更何堪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你看,连马儿的脚步都显得凌乱不堪,声声碎步,失去了往日轻快的节奏,而行军号角的声音也显得呜咽无力了。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
  上阕的整体色调是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作者曾自注此词曰:“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此情此景,不要说作者,就连读者看到“马缔声碎,喇叭声咽”一句时也会变得心情沉郁。   下阕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起首两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好一个“雄关漫道真如铁”,真是通天气势。这等小小困难,区区娄山关,怎比得了金沙水急,大渡桥横!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者历经千难万险,愈是山穷水尽便愈显出其豪情和气概。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他根本就没放在眼里,而是乐观地发出豪言壮语,“而今迈步从头越”,一步步地征服这些崇山峻岭。
  末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写的又是黄昏景象,从凌晨写到黄昏,乍看跳跃起伏,前后不太连贯,但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时空上的错位,传递给读者这樣的印象: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凛冽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此时作者站在高处凭空远眺,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体现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才情和技巧。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
  毛泽东在其诗词中所要追求的是运动、抗争和奋进的动态过程。④此次娄山关之战,是在红军由云南回师贵州,再克遵义途中打响的,战斗虽然胜利了,但会师北战的战略计划却未能实现,作为党的领袖,作为重新回到军事指挥岗位的毛泽东,心情是极其沉重的。红军能否取胜,红军的命运如何?诗人化用比喻,以“苍山、大海、残阳、血”这些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凸显当前的革命形势状态。唤起民众感同耳受的体验,从视觉上刺激人们的感官,唤起人民对于革命的鲜明而真切的感受。⑤此时此地此境身兼革命统帅的诗人毛泽东,亦喜亦悲、亦忧亦欢的复杂感情应是存在的。作者不是视之如畏途,而是极其乐观又极其豪壮地号召大家,而今迈步从头越!
  为此,要在诵读中读出诗人那苍凉中更显遒劲,凄凉中更显豪健的复杂之感,恰在这【残阳如血】句中体现,尤其在“血”字的读音上。要读出既悲壮又奇丽气氛,读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当首选上声调,即读xiě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 公 木.毛泽东诗词鉴赏[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4] 公 木.毛泽东诗词鉴赏[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5] 修辞学习[J].2004(3).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茅坝中学 564509)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能感到其中的乐趣。做一个班主任最大的感触——有辛苦也有乐趣。下面,笔者将从酸、甜、苦、辣四方面论述当班主任的个中滋味。  关键词:班主任;酸;甜;苦;辣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91  “你怎么又迟到了?”“你今天作业怎么又没交了?”“今天的值日生是谁?走廊
摘要:本文重点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入手,让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如果不能恰当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手段,可能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失去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82  小组合作学习已普遍运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给我
摘要:分层教学是以给学生成功的回报来正向激励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有所区别。对于创新组同学的点滴进步,笔者在作业批阅中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向高一层次发展;而对于先锋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笔者则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层次目标教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当着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主要提出了品德塑造“核”情“核”理的四种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2014年4月,“核心素养”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舞台上,并引起了社
摘要:部分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化学教学经验,从态度,畏难情绪,学习方法三个方面研究目前普遍存在的自信心不足现象的成因,努力寻求解决此类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化学学习;学习信心;态度;畏难情绪;学习方法  一.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克服自身陋习的基础上,学习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取得良好
摘要: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地理等综合性知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构建成为科学教学的主要导向,创设学生学习情景、探索科学规律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错误知识构建,怎样利用好这些错误,使错误成为最好的资源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良好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运用“欲擒故纵”
摘要:《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的代表诗作,是中学语文新诗的教学重点。诗歌以想象新奇、构思巧妙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表达了追求光明的愿望。本文重点从语词的角度解读文本,还原对主题的理解,为新诗阅读提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天上的街市;文本细读;新诗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079  現代文学大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选入中学语文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了多元智能理论之空间智能在山区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之故事复述中的应用。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和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特点,结合2015年广东高考人机对话考试B(见附件)之故事复述,本文简述了具有空间智能的思维导图或树状图在山区艺术生人机对话考试之故事复述的应用。  关键词:空间智能;艺体生;故事复述;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121  天生的浪漫  语文天生的浪漫。语文是美容师,让你的容颜更美,像一把雕刀,從气质到品行让你的心灵更完美!语文是美食家,让你食得精神这份丰富多彩的美餐,为你的人生插一双飞翔的翅膀。  语文带你穿越黄帝与始皇的历史,在圣人的大同世界里求索。驰骋《史记》的离骚诗韵,轻飏魏晋风度的舞蹈。从曹操的《短歌行》到曹
摘要: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为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加丰富生动,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使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高,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越来越强。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情境;时机;反思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