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国内许多家长甚至教育者们都没有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如果孩子们被禁锢得太厉害,到了最后便真的成了木偶,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行事方式。因为他拒绝了思考,木然地接受所给予的一切或者消极抵抗所给予的一切。但是“自由”往往是萬能的,如果重新给予他自由、信任、鼓励和帮助,他仍然会重拾兴趣,学得很好。
关键词 自由 兴趣 选择 语言
每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中间免不了要经历牙牙学语。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人还会经历学习第二种,第三种甚至第n种语言。那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掌握多种语言,而有些人只能够掌握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意愿问题,更通俗些说是一个兴趣的问题。因为兴趣是学习语言最好的老师。那兴趣是从何而来的呢?我认为兴趣是由心而生的,是一个人最原始的,对于生活中某物或某事产生强烈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所以要保持这样一种最原始纯真的心态,就必须要让这个人的灵魂得到自由,让他有足够地自由去选择学习什么语言,如何学习语言,向谁学习语言。
一、当前语言教学中自由选择的状况
(一)缺少选择学习哪种第二语言的自由。
我们对于父母为我们选择的语言学习不满意或者对于教育体制下必须面对的第二语言不感兴趣。没有兴趣,只有满肚怨气,怎么能把一门语言学好呢?对此我做了两项调查。首先在一个48人的商务英语班级,让因为喜欢英语而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举手表态,最终举手的只有两位同学,占全班的4.17%。那其他同学不喜欢为什么还选择呢?大多都说是家长或亲属为其选择的,如此说来这个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自由选择学习哪种语言甚至是选择学习哪个专业的权利。而另外一个调查是针对两个不同的语言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日语专业未开办之前,商务英语专业招生情况良好,比较稳定。可自从06年起学校开办了日语专业,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增长,到现在为止总人数已经是商英班级的一倍多。从这两例当中也可以看出当前绝大部分学生缺少选择第二语言的自由,和教育体制一部分限定了孩子们可做选择的空间。
(二)缺少选择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自由。
目前,绝大部分的教育机构仍然采用的是老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了填鸭式的教学仍长盛不衰,学生们不能够脱离教师的教育模式,甚至脱离课本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自己所喜爱的知识以自我能够适应的方式及时消化,使我们最终能得到营养,逐渐丰满起来。他们不能够自己决定用语音室,LCD还是其他的多媒体;他们不能够随时去图书馆查资料;他们不能够自己决定做多少作业;他们不能够选择在自己精神极佳的时候学习而昏昏欲睡的时候中场休息……他们唯一可以做也只能做的是一只被别人掐着脖子按照他人意愿被填食的鸭子。
(三)缺少选择被何人教授的自由。
由于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导致了教师与教师间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差距颇大。这就会引起团体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尤其是某一门学科刚刚启蒙的时候,尤为重要。所以经常看到有的学生英语启蒙时的老师专业知识很扎实,那他的英语底子一般就会打得很好;而有的启蒙老师操着地方口音,专业知识明显欠缺的,那他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通常就会障碍重重,而且不易被纠正。
二、如何自由选择语言学习
(一)给予孩子选择学习什么语言的自由。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而不同的语言带给人们的也是不同的艺术感受。普通话的铿锵、英语的优美、法语的华媚、日语的厚重,都能给我们自由的学习者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所以请家长不要仅考虑工作等因素而强迫孩子去学一门他并不感兴趣的外语,放开手,让孩子去做选择,让你的意见真正成为参考意见。如果他选择了一门语言,无论你喜欢与否,请给予全部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他才能够在语言的天堂里自由地翱翔。
(二)给予孩子选择如何学习语言的自由。
我们的语言教育者们在教授的时候也不注重给予孩子自由,而是面对无数的不同的对象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地教授着毫无新意的内容。这样教授出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语言,让孩子们将来如何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呢?所以给予他们自由去学习如何学习何等重要。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的教育机构必需放松紧箍咒,给予教学一定的空间和自由。我们的语言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团队,选出负责人,由负责人采集意见来和教师共同备课。鉴于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自由选择在学校的葡萄架下开展外语角共同讨论;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一起查阅文献典故;当然也可以用LCD或者在语音室观看影像,听录音等。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尝试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自由学习语言的乐趣。
(三)给予孩子选择教师的自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他不能够传正道,不能授业解惑时,为何我们孩子还要被动地去接受他所带来的一切恶劣的后果呢?所以孩子们也应该有选择老师的权力。这里指的并不是竭尽所能地分到快班,找到相对意义上较好的老师。而是每位教师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门听课,欢迎任何学生在不打扰课堂的情况下进来听课。由学生来自由选择听哪位老师的课。如此一来,老师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有助于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而学生们也可以在这样自由的学习氛围内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结语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而要真正以人为本,做到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最根本的就是要让“这个人”成为自由人。一旦成为自由人,他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比如说,一门或多门语言,对它们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和教授者,三管齐下才能把语言学好。 (编辑 王立建)
关键词 自由 兴趣 选择 语言
每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中间免不了要经历牙牙学语。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的人还会经历学习第二种,第三种甚至第n种语言。那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掌握多种语言,而有些人只能够掌握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呢?我认为这是一个意愿问题,更通俗些说是一个兴趣的问题。因为兴趣是学习语言最好的老师。那兴趣是从何而来的呢?我认为兴趣是由心而生的,是一个人最原始的,对于生活中某物或某事产生强烈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所以要保持这样一种最原始纯真的心态,就必须要让这个人的灵魂得到自由,让他有足够地自由去选择学习什么语言,如何学习语言,向谁学习语言。
一、当前语言教学中自由选择的状况
(一)缺少选择学习哪种第二语言的自由。
我们对于父母为我们选择的语言学习不满意或者对于教育体制下必须面对的第二语言不感兴趣。没有兴趣,只有满肚怨气,怎么能把一门语言学好呢?对此我做了两项调查。首先在一个48人的商务英语班级,让因为喜欢英语而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举手表态,最终举手的只有两位同学,占全班的4.17%。那其他同学不喜欢为什么还选择呢?大多都说是家长或亲属为其选择的,如此说来这个班级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自由选择学习哪种语言甚至是选择学习哪个专业的权利。而另外一个调查是针对两个不同的语言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日语专业未开办之前,商务英语专业招生情况良好,比较稳定。可自从06年起学校开办了日语专业,招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增长,到现在为止总人数已经是商英班级的一倍多。从这两例当中也可以看出当前绝大部分学生缺少选择第二语言的自由,和教育体制一部分限定了孩子们可做选择的空间。
(二)缺少选择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自由。
目前,绝大部分的教育机构仍然采用的是老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了填鸭式的教学仍长盛不衰,学生们不能够脱离教师的教育模式,甚至脱离课本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自己所喜爱的知识以自我能够适应的方式及时消化,使我们最终能得到营养,逐渐丰满起来。他们不能够自己决定用语音室,LCD还是其他的多媒体;他们不能够随时去图书馆查资料;他们不能够自己决定做多少作业;他们不能够选择在自己精神极佳的时候学习而昏昏欲睡的时候中场休息……他们唯一可以做也只能做的是一只被别人掐着脖子按照他人意愿被填食的鸭子。
(三)缺少选择被何人教授的自由。
由于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导致了教师与教师间的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差距颇大。这就会引起团体学生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尤其是某一门学科刚刚启蒙的时候,尤为重要。所以经常看到有的学生英语启蒙时的老师专业知识很扎实,那他的英语底子一般就会打得很好;而有的启蒙老师操着地方口音,专业知识明显欠缺的,那他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通常就会障碍重重,而且不易被纠正。
二、如何自由选择语言学习
(一)给予孩子选择学习什么语言的自由。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人类敞开心扉的交流形式,而不同的语言带给人们的也是不同的艺术感受。普通话的铿锵、英语的优美、法语的华媚、日语的厚重,都能给我们自由的学习者们带来很大的满足感。所以请家长不要仅考虑工作等因素而强迫孩子去学一门他并不感兴趣的外语,放开手,让孩子去做选择,让你的意见真正成为参考意见。如果他选择了一门语言,无论你喜欢与否,请给予全部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他才能够在语言的天堂里自由地翱翔。
(二)给予孩子选择如何学习语言的自由。
我们的语言教育者们在教授的时候也不注重给予孩子自由,而是面对无数的不同的对象千篇一律日复一日地教授着毫无新意的内容。这样教授出的语言是没有生命的语言,让孩子们将来如何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呢?所以给予他们自由去学习如何学习何等重要。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的教育机构必需放松紧箍咒,给予教学一定的空间和自由。我们的语言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团队,选出负责人,由负责人采集意见来和教师共同备课。鉴于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不同,可以自由选择在学校的葡萄架下开展外语角共同讨论;也可以选择在图书馆一起查阅文献典故;当然也可以用LCD或者在语音室观看影像,听录音等。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不同的尝试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自由学习语言的乐趣。
(三)给予孩子选择教师的自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他不能够传正道,不能授业解惑时,为何我们孩子还要被动地去接受他所带来的一切恶劣的后果呢?所以孩子们也应该有选择老师的权力。这里指的并不是竭尽所能地分到快班,找到相对意义上较好的老师。而是每位教师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门听课,欢迎任何学生在不打扰课堂的情况下进来听课。由学生来自由选择听哪位老师的课。如此一来,老师之间形成了良性竞争,有助于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而学生们也可以在这样自由的学习氛围内感受到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结语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而要真正以人为本,做到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最根本的就是要让“这个人”成为自由人。一旦成为自由人,他才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比如说,一门或多门语言,对它们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和教授者,三管齐下才能把语言学好。 (编辑 王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