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教材语病二例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人教版高语第一册舒婷《致橡树》中有: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
  这段话中“不止”用词不当,是“不只”之误。这段话的意思是:不学痴情的鸟儿,也不只是像源泉,也不只是像险峰,我要做你近旁的木棉。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所以用“不只”符合语境。而“不止”的意思是:①继续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日或范围。这两个义项显然都不符合文意。
  
  2.人教版高语第五册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第9段有:
  
  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此句中的“心灵”。一词查现代汉语词典是指内心、精神、思想等。因此,本句的主干“庄子是心灵”是搭配不当的。可改成“庄子的心灵是人类最脆弱的,最温柔的,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将陈述对象“庄子”改成“心灵”就符合文意了。
  
  (作者单位:万源市中学)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重大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与经济法学课程整合的迫切性入手,论述了信息技术与经济法学课程整合的知识点策略、典型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推进,许多未成年学生已基本掌握上网的技能,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封闭的德育环境已不存在。因此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都带有时代的鲜明痕迹。当代中学生生活在网络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伴随互联网长大,就不可避免地凸显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鲜明特点。了解网络时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理解贵在理解这个“整”字。为什么不用“融”?为什么不用“配”?
"几何画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大物理教师的认可,它不仅能演示现象,还能够拓展思维空间,发现"意料之外,道理之中"的问题.在此,笔者试图将"几何画板"在物理教学中
在阅读报刊书籍时,经常发现“做”与“作”互用现象,这是因为二者的读音相同,意义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为了搞清楚“做”与“作”的正确用法,笔者查阅了多种字典、词典,发现两者的起源、读音、意义还是有区别的。    一、溯源不同    “乍”是“作”的初文,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形分别是()与()。“乍”在甲骨文中作为动词,意义同“作”。例如,甲骨卜辞“我乍邑”。意为“我建造城邑”。金文铭辞也以“乍”为“作
我们是这样一群追逐在技术后面的教育者,一直在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寻找各种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角色和地位,同时也不断地从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和选择着各种技术手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