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q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viulon材较制成的静脉留置套管针,使用对象为本科收治的静脉输液的患者。男66例,女26例,年龄12~82岁,10岁为一年龄组。按使用月份分为5组,每月为1组。按留置针天数分为1组,2天为1组。按所用药物分为2组,抗生素与非抗生素组,选择静脉为前臀及手背部静脉。
  方法:选择较直易于固定、活动方便的前臂或手背部血管。头皮针排好空气,刺入肝素帽内,使肝素帽内充满液体,挂在莫菲氏壶上备用。穿刺时应直刺血管,见回血后边退针芯边将外管半行推入静脉,拔出针芯取用肝素帽接手头,胶布固定,输液完毕,应用生理盐水5U冲管后拔出针头。当再次静脉输液时,用25%碘酊、75%酒精消毒肝素帽,将头皮针排好空气刺入肝素帽内。拔针后,用无菌剪刀将针头部分剪下,送细菌培养。在开始使用时,没有规定留针天数,当注射部位不适或停止输液时拔针。从第5个月开始规定,静脉留针3~4天。
  观察指标:①观察输液中有无静脉炎发生,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见表1。②套管细菌培养有无细菌生成。③结果采用率的U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有无显著性。
  


  结 果
  结果见表。
  


  用率的U检验进行样本总体比较,U=4.47>2.58,P<0.01,差异显著。
  本组92例拔针后均做细菌培养,88例无细菌生长,2例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
  
  讨 论
  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他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留置针的优势。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对患者浅表静脉的破坏,有效地保护血管。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局部的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
  本文总结使用静脉留置针92例,其中产生静脉炎19例,这引起我们的关注。对此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表1~2采用率的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表4~7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及样本与总体率比较。1~6显示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与患者性别、年龄、疾病、输液药物、留针天数、穿刺部位无关,4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有克氏微球菌生长的1例发生静脉炎,其余3例均无静脉炎发生。我们认为是由于拔针做细菌培养时污染针头,与静脉炎无关。从表8显示使用留置针第1个月组静脉炎发生率高。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故认为静脉炎与使用先后日期有关。用4月与总体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此期我们的操作程序和其他时期无差异,惟考虑的是与操作程序与管理有关。开始使用时,由于管理欠缺,技术不熟练,操作者习惯按照原来用头皮针的方法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进针角度小;送针时阻力较大造成血管损伤。有的穿刺时不能一针见血,在寻找中也易损伤血管。随着留置针在血管内时间的延长,发生局部渗漏或静脉炎,导致静脉炎发生频率高。第2个月由于技术不断熟练,总结头皮针套管针在使用上不同,加强管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标准,将留针天数定为3~4天,使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从图中显示留针3~4天人数最多静脉炎发生率最低。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以其高度的历史自觉始终致力依法治国问题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文章分四个阶段对党九
车载相机的标定对于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来说十分重要,其中,相机的俯仰角是一项重要参数。基于此,提出基于消失点的车载相机俯仰角标定方法,根据道路的纹理特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改进,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土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管理质量会直
<正>《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同时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细节描写是本文的
目的:评价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对老年抑郁症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米替林合并中药舒血宁治疗,对照组
PBL教学法是美国大学推崇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意识.PBL教学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领域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是在职业教育中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
文章从分析国内外游客前往海南旅游的偏好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一手数据,利用均值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找出各个年龄段的国内外游客旅游偏好的分布规律,剖析其机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