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地铁设施规模宏大,四通八达, 26 条线路像蜘蛛网般通向各地,把布朗克斯、曼哈顿、昆士和布鲁克林四个区连接在一起;另一个史坦顿岛区则有自己独立的地铁系统。说是地铁,其实开着开着就会从地下跑上地面,成了高架铁路,可以高出街道 27 米;也会开着开着到了河床下面,以至地下 55 米的深处。
纽约人有个绕口令,说一个可怜的外乡人如何迷失在纽约地铁里,从此一辈子就没再转出来过。这不仅描绘地铁系统庞大复杂宛若迷宫,也令人警觉地铁罪案频繁得可怕。近十多年来,随着纽约整体治安好转,地铁已非重灾区,发案率降到了 1969 年来最低点。我本以为晚上地铁特别危险,近来多次与先生一起,午夜搭地铁跨区跋涉,一路熙熙攘攘,热闹不减白昼,居然没有什么不安全感。
1904 年 10 月 27 日,美国第一条地下行驶的地铁线举行落成典礼。该线从曼哈顿南部的市政厅出发,经 42 街时报广场到上西城第 145 街,共有 28 个车站,总长 14.6 公里。当天下午,市长招待达官显贵率先乘头班车兜风;从未开过车的市长亲自去攥控制柄,乘客们不知情,但地铁公司老板紧张得冷汗淋漓。晚上 7 时对民众开放, 11 余万人蜂拥而至,不少人特地盛装而来,见识这一新奇的交通工具。
当时地铁票价为 5 美分,一直维持到了 1947 年;经过百年沧桑,如今是 2 美元了。现在的地铁票已由金属代币改为电子“捷运卡”,可由无人售票机购取;车厢冬有暖气,夏有冷气,配备有显示时间和站名的电子屏幕。
站在纽约地铁月台上,可见坚固的钢铁结构毫无装饰地裸露在外,瓷砖贴面的墙壁多有剥落,一切显得简单而粗犷,没有时尚,朴实无华,很少广告,和商业气氛浓厚的繁华大都会格格不入。与欧美名城的后起之秀,或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新颖而华丽的地铁相比,纽约地铁显得陈旧、脏乱;但仍然非常便民,老态毕露却老当益壮、活力充沛,全年 365 天 24 小时奔驰不息。
纽约地铁曾是“能量过剩”的涂鸦客的乐园,车站和车厢内外,几乎无处不被鬼画符式涂抹得一塌糊涂。据称,纽约市政府每年要拨出 8 位数的预算来清洗这些作品。20世纪80 年代后期,纽约市在强化治安管理、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经立法严惩,并引进高科技防油漆车厢,好不容易从涂鸦画家手中夺回了一个清洁的地铁大环境。
近 20 年来,约半数车站经翻修改造,面貌焕然一新,但简朴风格不变。许多车站添加了马赛克拼贴的逗趣彩色图案,注入了匠心,多了情趣遐思。我喜欢坐在车上引颈观赏各车站的特色景观。在曼哈顿坚尼路唐人街地铁站的墙壁上,拼贴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贴画,还有醒目的“华埠”两个中国字,别致而温馨。 81 街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站,瓷砖砌出了栩栩如生的各类动物,在 28 街的站内,各种花样设计的帽子跃然墙上……乘客不由得赞叹着设计师的创意寓意和精湛工艺,这些作品不但美化了环境,也反映了纽约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车厢里看到的,是另一道风景。读报、看书、闭目养神、轻声交谈、玩随身听、煲电话粥,学生做作业、老师备课改作业、打开手提电脑工作,还有女士拿出化妆盒对镜涂脂抹粉、画眉、画眼线,步步到位。有一次,发觉一位女士一面注视着我,一面拿着笔在本子上画着什么。我坐到她旁边,见她正在速写人物呢。每个人都是目标,几笔就成,这是她笔下搜集的众生相。
也许有一天,坐在你旁边的是现任纽约市长、只拿 1 美元年薪的亿万富翁彭博呢。因为他也是坐地铁上下班的。
纽约人有个绕口令,说一个可怜的外乡人如何迷失在纽约地铁里,从此一辈子就没再转出来过。这不仅描绘地铁系统庞大复杂宛若迷宫,也令人警觉地铁罪案频繁得可怕。近十多年来,随着纽约整体治安好转,地铁已非重灾区,发案率降到了 1969 年来最低点。我本以为晚上地铁特别危险,近来多次与先生一起,午夜搭地铁跨区跋涉,一路熙熙攘攘,热闹不减白昼,居然没有什么不安全感。
1904 年 10 月 27 日,美国第一条地下行驶的地铁线举行落成典礼。该线从曼哈顿南部的市政厅出发,经 42 街时报广场到上西城第 145 街,共有 28 个车站,总长 14.6 公里。当天下午,市长招待达官显贵率先乘头班车兜风;从未开过车的市长亲自去攥控制柄,乘客们不知情,但地铁公司老板紧张得冷汗淋漓。晚上 7 时对民众开放, 11 余万人蜂拥而至,不少人特地盛装而来,见识这一新奇的交通工具。
当时地铁票价为 5 美分,一直维持到了 1947 年;经过百年沧桑,如今是 2 美元了。现在的地铁票已由金属代币改为电子“捷运卡”,可由无人售票机购取;车厢冬有暖气,夏有冷气,配备有显示时间和站名的电子屏幕。
站在纽约地铁月台上,可见坚固的钢铁结构毫无装饰地裸露在外,瓷砖贴面的墙壁多有剥落,一切显得简单而粗犷,没有时尚,朴实无华,很少广告,和商业气氛浓厚的繁华大都会格格不入。与欧美名城的后起之秀,或是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新颖而华丽的地铁相比,纽约地铁显得陈旧、脏乱;但仍然非常便民,老态毕露却老当益壮、活力充沛,全年 365 天 24 小时奔驰不息。
纽约地铁曾是“能量过剩”的涂鸦客的乐园,车站和车厢内外,几乎无处不被鬼画符式涂抹得一塌糊涂。据称,纽约市政府每年要拨出 8 位数的预算来清洗这些作品。20世纪80 年代后期,纽约市在强化治安管理、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经立法严惩,并引进高科技防油漆车厢,好不容易从涂鸦画家手中夺回了一个清洁的地铁大环境。
近 20 年来,约半数车站经翻修改造,面貌焕然一新,但简朴风格不变。许多车站添加了马赛克拼贴的逗趣彩色图案,注入了匠心,多了情趣遐思。我喜欢坐在车上引颈观赏各车站的特色景观。在曼哈顿坚尼路唐人街地铁站的墙壁上,拼贴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贴画,还有醒目的“华埠”两个中国字,别致而温馨。 81 街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站,瓷砖砌出了栩栩如生的各类动物,在 28 街的站内,各种花样设计的帽子跃然墙上……乘客不由得赞叹着设计师的创意寓意和精湛工艺,这些作品不但美化了环境,也反映了纽约多元文化的丰富多彩。
车厢里看到的,是另一道风景。读报、看书、闭目养神、轻声交谈、玩随身听、煲电话粥,学生做作业、老师备课改作业、打开手提电脑工作,还有女士拿出化妆盒对镜涂脂抹粉、画眉、画眼线,步步到位。有一次,发觉一位女士一面注视着我,一面拿着笔在本子上画着什么。我坐到她旁边,见她正在速写人物呢。每个人都是目标,几笔就成,这是她笔下搜集的众生相。
也许有一天,坐在你旁边的是现任纽约市长、只拿 1 美元年薪的亿万富翁彭博呢。因为他也是坐地铁上下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