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效应”故事两则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马太效应”,却鲜有人听说“马桶效应”。那么,何为“马桶效应”。
  马桶效应本意是指,马桶再臭,屁股坐那儿压着,一旦屁股离开,臭味马上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多地着眼于“等”,不要等到那些坐在马桶上捂着臭味的人离开以后再冲洗。实际上,任何人坐在马桶上拉“屎”,只要他拉了,不但他自己知道,别人多少会闻到一些异味,要有前置处理办法。要建立一种机制,只要拉出来,外边就有显示,不需要别人整天盯着他。这是我们人事管理部门和纪律检查部门值得研究的。
  不过这只是“马桶效应”的一个故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另一则故事是一个反映“政治心理现象”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在第=次世界大战中,铁托领导的游击队,在几乎是孤军奋战的环境中,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国纳粹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建立了南斯拉夫共和国。在科索沃危机中,力量悬殊。面对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南斯拉夫人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民族性格。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用血肉之躯,轮番守卫在贝尔格莱德市区的重要地段。
  没有想到的是,南斯拉夫后来对北约做出7让人诧异的让步,原因是由于马桶抽不上水!习惯了现代文明的贝尔格莱德市民可以有捍卫国家的勇气,却无法容忍因马桶抽不上水所带来的不便。
  具体说法是:美国空军轰炸的重点起初集中于军事目标和与之有关的交通枢纽,后来则转而摧毁诸如水厂电厂之类的民用设施。城市供水供电系统的瘫痪,直接导致了严重依赖水电的居民家庭卫生用水。如果抽水马桶失效仅仅一两天,那么人民或许还可以忍受;如果停用十天半月甚至更长,这类貌似一桩小事就可能变成大事了。过惯了现代文明生活的广大都市居民,在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离开了习以为常的抽水马桶,一连多日在户外或以其他“非常手段”来解决“日常问题”,事态就立刻变得严重起来。众多不愿失去尊严的人们,便开始对时局失去耐心,逐步达成了一种共识:恐怕国家政策或高层政府官员需要变换。随之而来的,便是传媒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幅幅人心浮动,签署城下之盟,大选后政府更迭,民众生活趋于正常。
  这个故事让人觉得某种荒诞感,不起眼的抽水马桶竟然有“改朝换代”的功效?但面对“肉体可以被消灭,‘尊严’却不能不守”的现代人,可能就不难理解7。
  这看似简单的战争心理问题,实际更多的是政治心理。现代文明在极大丰富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同时,会不知不觉地弱化一些民众“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坚强性格,有一些人可能在物欲横流中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守望好自己的家园,巩固住自己的主权,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精神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否则,当战争来临时,“马桶效应”难免不会发作、到那时难保更多的人会举起强从的双手。
其他文献
在机关里,借调干部吃尽了能吃的苦,经历了之前难以想像的辛酸,在希望和失望中苦苦等待着结束借调生活。    在乡镇乃至中央的许多机关里,生存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借调干部。  他们是被从各个单位“借”到上级机关工作的。这是中国特色的机关现象。  在机关里,借调干部吃尽了能吃的苦,经历了之前难以想像的辛酸,在希望和失望中苦苦等待着结束借调生活。    工作:做牛做马苦累不堪    借调干部被借调到上级机
期刊
最近,去了安徽省的马鞍山市和芜湖市考察公立医院改革的情况,可以说,受益匪浅。凑巧,媒体也报道了北大李玲教授对芜湖整体医疗改革的看法。  她说:“就要拿出办奥运、世博的劲来搞医改,在中国,只要领导想清楚了,有什么事情搞不定?”“医改仅仅靠钱是不行的,要靠合理的体制、机制,不然,美国的医改早就成功了。”  芜湖市首先从医药分开为突破口,进行了近3年的公立医院改革探索,他们做了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创
无论是骗官当,还是骗当官的,他们看到的都是“点石成金”的权力。    最近有两类骗子让人关注:一是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出了个假副书记“王亚丽”,不但涉嫌身份、档案造假,而且非法侵占他人财产。这一类谓之为“骗官”;另一个是北京最近开庭审理的“最牛山寨局长”章宁泉,他竟在“皇城根”下原司法部大楼里设立了“中国最牛山寨局机关”,4年时间公开骗取了1600多万元!可称之为“官骗”。  农村姑娘丁增欣摇身一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