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形象”概念的科学性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的"形象"一直是音乐工作者不断争论的话题,近年来拜读了各家之说,各种观点归纳起来无非是从不同的侧面论述"音乐形象"是否存在的问题,因而总有一种泾渭不明的感觉.为此,我想就此问题陈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终身教育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这种教育通常只能依赖于公共图书馆事业才能进行,这是由图书馆文化、科技、信息交流中心的位置和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遵循这样一条轨迹: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发展到歌、舞、乐三结合的原始音乐形式,后又演变成歌舞和各种戏曲、杂剧、曲艺及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