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与治理

来源 :社会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虚拟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是网络文化、制度、心理、交往以及受众主体等多方面结构性失衡以及功能缺失的显性呈现。在网络虚拟社会中,道德标准与道德价值的式微体现出网络诚信的弱化、网络安全的失守、网络心理的缺陷以及网络行为的失范。网络虚拟社会道德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归因和动源,治理网络道德问题必须要通过网络社会公德意识的培育、网络社会道德思想建设、构筑绿色网络社会环境以及网络法律制度的完善等途径,提升网络虚拟社会的道德水平,实现虚拟生存与实践方式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孔子“性相近”一语在中国思想史素来争论颇多,难下定语。朱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将之诠释为“气质之性”,谓天地之性杂在气里所形成,一方面肯定人之自然之性,另一方面,以目的论视角
抚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1#,2#中空干法余热发电回转窑烟室补燃工程于2008年3月31日进行施工图设计交底,5月底竣工投产,就该厂烟室补燃工程的设计作一介绍。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十分必要。在融入过程中,清晰整个课程和具体章节的价值渗透目标,并在
以制度伦理为视角,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主要体现在“政者正也”的治国理政逻辑,“德、礼、法”相结合的治国理政方略,“庶民、富民、教民”的治民之道,中庸辩证的君臣关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