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尊严感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qq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学生,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进步的完善的人。
  但是,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有许多却体验不到这种感受,相反,他们的感觉是:别的同学学习都很顺利,而我掌握不住那些知识;别的同学考试得80分、90分,我却考不及格;我什么都不行,我是一个无用的人;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个差生,在父母的眼里我是无希望的人。像这样的学生又怎能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感呢?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这些无助、脆弱的心灵,有的教师不是及时去关心他们,在精神上给他们以鼓励,而是对他们进行“冷”处理。在教室里我们会看到有些学生的座位连续几个学期都处在教室的边、角位置,而且往往是差生聚集在一起,一旦他们考试成绩不好或违犯纪律,便遭冷嘲热讽。在办公室里我们有时听到教师这样训斥学生:“简直是个傻瓜!像你这样的是不可救药了!不愿在这里滚回去!叫你家长到学校里来”等等。像这样无视学生尊严感的言行又怎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呢?这势必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教师的职业道德及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记得全国优秀教师任小艾曾经说过:“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值得我们深思。是的,我们在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或违犯纪律时,总是责备学生,而很少责备自己。如果我们扪心自问,真正反省一下自己,那么,我们便会觉得自己做得实在太不够,尤其是在关心学生人的尊严感这点上,我们做得更不够。
  那么,教师应如何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呢?
  
  一、要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
  
  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对别人的态度特别敏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谨慎处理同每一个学生的关系,在内心深处不产生“优生”、“差生”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一旦形成,学生会立刻从你的言语态度中体会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差生”的抗拒情绪和不信任感随之产生。此后,教师的种种努力绝大多数难以得到相应回报,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使整个学校教育归于失败,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将来。
  
  二、不要轻易叫家长
  
  有的教师对学生实在“管不了”了,就用叫家长来吓唬学生或干脆把学生交给家长“晾”他几天。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叫家长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学生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增强。因为一般来说,在学校里教师认为“难管”或“管不了”的,大都是那些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在家里的情况则不尽相同,有的是受家长溺爱的;有的是家长工作忙顾不上的;还有的是受家长文化水平的限制,无力教育或教育不得法的。一概采用把家长叫到学校来的办法,当着家长的面,数落一顿学生的不是,不但伤害了学生,甚至使家长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同样使教育归于失败。
  
  三、永远不要讽刺挖苦学生
  
  任何讽刺、挖苦、歧视、谩骂等侮辱学生人格的言行都是与教师职业道德不相容的,讽刺挖苦最容易伤害学生稚嫩的心灵。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被老师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幸运的是他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如果当初他母亲也放弃对他的教育的话,那么,后果又将怎样呢?台湾作家三毛曾因为教师的讽刺挖苦而过了七年自我封闭的生活,差点毁了一个文学天才,在她心里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四、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人的尊严往往是伴随着成就感而产生的。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欢乐,自然感受不到人的尊严感。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成就感。学习上的成就感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这个学生来说:“100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那个学生来说,“80分”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所以,我们在给学生制定成就目标时应力求准确,符合实际。假如我们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制定目标同学习很好的学生制定的目标一样,那就会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这时,“成就感”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欢乐,也就失去了尊严感,而没有了尊严感,他们就会用调皮、叛逆等行为来“回敬”他们的老师,从而导致师生都感到枯燥乏味、精疲力竭。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就应该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尽量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他们产生一种受到鼓舞的精神。这样,他们的精力被纳入正当轨道之后就会慢慢发生转化。
  本着以上四条原则,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多赢得一些学生的信任感,这样就有可能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激情,我们也会逐渐发现“差生”的优点和进步,从而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人的尊严感:我是父母的好儿女,我是一个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总之,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才能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使他们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从而使学校和教师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表象训练是一种心理训练 ,运用表象训练于撑杆跳高教学 ,是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体育教学的一次尝试 ,目的是通过表象训练加速撑杆跳高动力定型的形成 ,提高教学效果 ,缩短学生
何为反思?反思就是回想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教学中是否也需要反思呢?答案是肯定的。  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对每一个教师来讲,也许并不是一件难事。难的是,能否按照教学知识的发展线索,遵循着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把好的教学方案变成一节好课。因此,每节课下来,反思教学过程,就应当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比如,反思哪些地方引导的不恰当,那些知识点衔接的不连贯,那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
体育活动的展开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的途径.在对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教学中,自然元素为学生提供欢乐,能够提供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笔者针对乡土材料在幼儿园
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经济进步的需求,也反映出城市发展理念,体现出社会发展理念,园林景观的建设已经变成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因此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 ,数理统计分析法 ,逻辑法 ,问卷调查法等 ,对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60 0人 ,进行分析和研究 ,目的在于了解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 ,及其形成
爱岗敬业的好教师rn2006年祝必欢老师刚从普校调到特校时,看到特校无声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该怎样与学生交流,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内心一片茫然……继续还是放弃?
2015年,发生在尼泊尔廓尔喀的7.8级地震造成了9000人死亡,摧毁了约60座的建筑.但是,刊发于《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的文章《尼泊尔加德
期刊
本文从美术课教学出发,讨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美术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何选择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何加强美术鉴赏;如何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创作以及扩大美术课教学的课堂。
“共情”是指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与家长建构良好的家园关系,在与幼儿产生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管理自身情绪,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本文结合实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