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xu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3-01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一种文化,同时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程度。数学本身就是极具魅力而又丰富多彩的,绝非前苏联一些学者认为的数学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工具。体育锻炼人的身体,而数学则锻炼人的头脑。我们的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待提高,而数学给大多数人的感觉是抽象的,对学生来说更是一门不好接受的学科,他们对眼见的东西较敏感,对抽象的事物极难接受。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方法,并有一定效果。
  二、导入生活化,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充分印证了那句名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这里的“开端”中去,这样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的求知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
  教学一开始我拿了一个杯子里边装着糖水,我又拿了一个装着糖的纸包,说来也巧那天正赶上他们刚上完体育课,有一位同学回来晚了,我请这位同学喝了一口糖水,之后我把糖又加到了这杯糖水里,又请这位同学喝,结果这位同学直皱眉,这时其他同学很奇怪,我问这位喝糖水的同学怎么了?“老师这太甜了,刚才那杯还可以。”之后我问同学口感上的甜,说明什么变了?用什么刻画甜了?最后的回答是浓度。我请同学们试着用数学式写出“变甜”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这个公式,并用数学方法证明了这一结论。这一问题将学生带入了生活,并用数学方法的已证明,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应用多媒体,生动演示,增强理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应运而生,使得原本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生动起来。
  四、生动幽默的语言,增强课堂气氛
  喜欢数学的人他会感觉数学是一门艺术,它的美无法言喻。而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会认为数学像一口枯井一样了无生趣。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而教师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教学语言既非书面语言,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喻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幽默的语言,(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趣。孩子们感情丰富,但由于对抽象概念理解较差因此课堂上易分神、易犯困,幽默的语言就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使他们心情愉悦的学习远胜于在惶恐中学习。(二)生动的语言可以增强批评效果,但同时又顾全了学生的尊严。例如:“感谢本班的草书家让我欣赏到了另一种草书”,同时加强“草书”的语气。使得气氛不会那么尴尬,被批评的学生也很容易接受给他的建议,大家在一笑之后继续学习。(三)幽默的语言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地微笑,知识变成鲜活的,从中感受美的数学。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以满足教育与教学的需求。首先我们要提高专业技能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術、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提高课程意识,认识到新课程不等于新教材。课程实施不仅仅等同于教教科书,更应考虑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教学环境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不是探险家而是导游。探险家独自可以背着行囊深入最幽深奇曲处探幽访胜,可以以自己所达到的高度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导游则以他所服务的游客的收获为最大的成功,如果一位导游忽然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丢下自己的游客独自前行是否会有渎职之嫌呢?”我们的数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学生无所得或所得甚少的课堂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确应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怎样能让学生愉快而有意义的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这是我们要不断去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丰富知识的层面,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教法和学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同步研究,同步改革,互相协调,共同发展,才能达到提高质量、培养人才的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不但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  【关键词】创新 教法 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4-01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
[摘 要] 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是一种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构成的产学研用平台,通过三者的结合实现对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促进。主要对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心建设与风险机制设置的对策。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风险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022-02  在“2011计划”
【摘要】化学课学习难在其概念、方程和化学式复杂难记,难在其需要大量习题练习,难在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的关联性不强。这些都使得没有任何基础的职业院校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处处碰壁,为此,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出发,探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 化学学习 学习兴趣 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21-01  有效的体育教学才是课堂的核心,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收获与进步较为明显,进步越明显,有效性则会越高。教学的有效性是从学生的学习收获上看出来的,不能单方面地看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者说教得是否认真,当然老师的教学是一个方面,但主要还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的效果好
【摘要】从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思想和创新实践能力出发,提出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的创新型人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其模块:基础课程教学模块、创新实践基地和强化计算思维部分。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结构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计算思维 创新模块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58-01  1.引言  目前,计算机技
【摘要】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可以说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得最为密切。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课堂教学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化学 环境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60-02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