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自我与群体关系的窠臼

来源 :戏剧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ao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追求自由是个体成长发育的内在需求,相伴而生的自我与群体之关系却成为纠缠在人身上的隐形枷锁。由于在这一问题上所做出的独到而精妙的探讨,著名社会学大师艾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的名作《逃避自由》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他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评方法,对现代西方社会群体心理进行分析,发现人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在极力“逃避自由”使“自我”从“群体”中消解,以此获得自我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在他看来,只有自发性的爱与创造性劳动才是自由生长的坦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4对贵州省2008年初(1月13日~2月14日)的凝冻过程的温湿特征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NCEP/NCAR再分析资料的对比,发现模式对凝冻过程期间冷空气路径
利用MICAPS资料对2015年6月26~30日川西高原出现暖区持续性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的500h Pa平均高度、温度、湿度和风速等要素的环境场、探空气象要素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川西高原暖区强降水具有间歇性、突发性、局地性、强度剧烈等特点;高原暴雨区在暖区东北部、湿区中部、弱风速区内;干露锋、风速辐合、干冷空气下沉、非绝热加热可能成为高原短时强降水的触发条件;高原不稳定层结的维持和非绝热
现阶段,城乡二者的复杂性逐渐加强,反映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不仅可以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而且可以发挥人与自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