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以学生的内心体验和自我塑造为主的教育,单纯的讲授很难使政治课堂教学在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得以体现,更谈不上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我塑造。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我尝试了“读、讲、议并举,演、试、写同行”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读一读,塑造心灵,感悟人生
在学生心理品质及道德品质的塑造上,我觉得,首先应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接受生活的洗礼,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始终奉行九个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允许课外读物进入政治课堂。在学习“情趣”“青少年心理发展”“自尊自信”等几方面内容时,我复印了优秀期刊上几篇寓意深刻、爱心浓郁的文章;学习“磨砺顽强意志”时,向学生推荐《轮椅上的梦》和《极限人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们感受到了曾被自己漠视的父爱和母爱,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有一个主旋律,感受到顽强意志下才会有奇迹诞生,感受到自尊、自信、自律是形成完美人格必备的标尺,从而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达到感悟人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作用。
二、讲一讲,激发热情,解析自己
“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是我的追求,因此教学中,我把实现政治课与实践接轨,让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贯穿整个政治课教学的始终。
1.课堂上讲教材
现在的教材中有许多理论知识很容易被学生理解,非常方便学生自学。为防止学生浅尝辄止,我经常鼓励学生采用“讲课”的自学方式。也就是选取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容易结合自身实际的问题,比如“坚强意志的体现”等,让学生自由选择指定问题的某一要点,精心准备后,到讲台上做一次小老师。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坚定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活动课上讲自己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身优越感非常强,常常封闭自己,进入中学之后,一方面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另一方面就是容易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团体,结果就是造成很多孩子不爱说话,不敢讲话,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也为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我上了一节活动课《我的自画像》,即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当我告诉学生老师也参加时,他们似乎一下来了热情。他们仔细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准备,结果“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等问题,学生自己就解决了。在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时,在各班展开“成长中的烦恼”座谈会,让学生讲一讲进入青春期的困惑,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我了解了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也逐渐地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也更喜欢上“枯燥”的政治课了。
三、议一议,增强意识,辩明真理
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主要原因是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其实学生们不喜欢的不是政治课本身,而是政治课堂上的那种气氛、那种纯粹的、空洞的说教以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们的课堂上的主动权,泯灭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一轮课堂改革开始以后,经过反复思考,我尝试着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围绕疑难问题、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思考题,分组展开讨论、争辩,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也敢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展示自己的观点。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大部分,有极个别的问题还有待于教师参与讨论、点拨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讲解,既省时又省力,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胆识也有了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智力得到开发,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演一演,展现自我,挖掘潜能
在长期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越不喜欢学习,而且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在课堂上给这些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经常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设一些假想的情景让学生去表演。比如让学生畅想未来生活场景时采用小品的形式,有的学生表演未来家庭机器人服务的情形,有的表演克隆人给社会造成的种种混乱,有的表演未来人可随时去太空旅行,有的表演未来方便至极的食品,还有的表演未来与动物交流……每一次表演都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表演等多种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挖掘其创造潜能提供了良好机会。
五、写一写,沟通感情,成熟自己
“独立心理”和“逆反心理”是步入青春期学生的明显心理特征,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烦恼、忧伤和欢乐的体验,尤其是目前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形成的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更是少得可怜。现在的通讯虽然很发达,我觉得书信还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建议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学会倾诉。
1.写信
学生经常给父母写信,把自己的生活、学习、交往以及青春期的困惑、对父母的误解写出来,并诚恳地要求父母回信。没有沟通便谈不上了解,打开心扉主动与人沟通是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全面认识自我的一个前提。当然这信也可以写给老师、写给亲友、写给学生自己。
2.写作
包括写读后感或者搞小型创作。读书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我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都要写读后感,以促使学生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能从自我感受中,不断地流露出对自我的反思和反省,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成效。课堂气氛变沉闷为活跃,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增强了,取代学生自卑感的是乐观、自信、积极、活泼,从教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是鼓励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人格塑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主动找教师咨询和沟通,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责任编辑袁妮)
一、读一读,塑造心灵,感悟人生
在学生心理品质及道德品质的塑造上,我觉得,首先应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接受生活的洗礼,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始终奉行九个字“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我允许课外读物进入政治课堂。在学习“情趣”“青少年心理发展”“自尊自信”等几方面内容时,我复印了优秀期刊上几篇寓意深刻、爱心浓郁的文章;学习“磨砺顽强意志”时,向学生推荐《轮椅上的梦》和《极限人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们感受到了曾被自己漠视的父爱和母爱,感受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有一个主旋律,感受到顽强意志下才会有奇迹诞生,感受到自尊、自信、自律是形成完美人格必备的标尺,从而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达到感悟人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作用。
二、讲一讲,激发热情,解析自己
“应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是我的追求,因此教学中,我把实现政治课与实践接轨,让自己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示贯穿整个政治课教学的始终。
1.课堂上讲教材
现在的教材中有许多理论知识很容易被学生理解,非常方便学生自学。为防止学生浅尝辄止,我经常鼓励学生采用“讲课”的自学方式。也就是选取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容易结合自身实际的问题,比如“坚强意志的体现”等,让学生自由选择指定问题的某一要点,精心准备后,到讲台上做一次小老师。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坚定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活动课上讲自己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身优越感非常强,常常封闭自己,进入中学之后,一方面不愿意主动与别人交流,另一方面就是容易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团体,结果就是造成很多孩子不爱说话,不敢讲话,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也为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我上了一节活动课《我的自画像》,即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当我告诉学生老师也参加时,他们似乎一下来了热情。他们仔细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准备,结果“正确的自我评价标准”等问题,学生自己就解决了。在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时,在各班展开“成长中的烦恼”座谈会,让学生讲一讲进入青春期的困惑,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我了解了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也逐渐地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也更喜欢上“枯燥”的政治课了。
三、议一议,增强意识,辩明真理
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主要原因是政治课堂枯燥乏味,其实学生们不喜欢的不是政治课本身,而是政治课堂上的那种气氛、那种纯粹的、空洞的说教以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们的课堂上的主动权,泯灭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一轮课堂改革开始以后,经过反复思考,我尝试着在课堂上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围绕疑难问题、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思考题,分组展开讨论、争辩,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也敢于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展示自己的观点。一般情况下,学生通过讨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大部分,有极个别的问题还有待于教师参与讨论、点拨指导。在此基础上,教师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讲解,既省时又省力,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胆识也有了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智力得到开发,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四、演一演,展现自我,挖掘潜能
在长期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越不喜欢学习,而且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在课堂上给这些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我经常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设一些假想的情景让学生去表演。比如让学生畅想未来生活场景时采用小品的形式,有的学生表演未来家庭机器人服务的情形,有的表演克隆人给社会造成的种种混乱,有的表演未来人可随时去太空旅行,有的表演未来方便至极的食品,还有的表演未来与动物交流……每一次表演都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表演等多种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挖掘其创造潜能提供了良好机会。
五、写一写,沟通感情,成熟自己
“独立心理”和“逆反心理”是步入青春期学生的明显心理特征,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烦恼、忧伤和欢乐的体验,尤其是目前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形成的留守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更是少得可怜。现在的通讯虽然很发达,我觉得书信还是心灵沟通的最佳方式。因此,我建议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学会倾诉。
1.写信
学生经常给父母写信,把自己的生活、学习、交往以及青春期的困惑、对父母的误解写出来,并诚恳地要求父母回信。没有沟通便谈不上了解,打开心扉主动与人沟通是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全面认识自我的一个前提。当然这信也可以写给老师、写给亲友、写给学生自己。
2.写作
包括写读后感或者搞小型创作。读书是教学中常用的手段,我要求学生每读一本书、读一篇有意义的文章,都要写读后感,以促使学生能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能从自我感受中,不断地流露出对自我的反思和反省,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我的教学模式收到良好成效。课堂气氛变沉闷为活跃,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增强了,取代学生自卑感的是乐观、自信、积极、活泼,从教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是鼓励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人格塑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们有什么问题,主动找教师咨询和沟通,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