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构建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对初中音乐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本身作为初中阶段学生需掌握的艺术知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大多初中音乐教学仍过多的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难以提高,更无从谈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此,本文主要从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锻炼、敢于质疑精神的培养、音乐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实践教学过程的加强等角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作为艺术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在功能上更体现出自身的情感特征与实用性等方面,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并提高文化素养,因此可看出初中阶段音乐教学实质便为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教育。特别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更提出初中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通过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共同提高。因此,对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锻炼
  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使学生思维想象力得以激发。应注意现行大多音乐教材在内容上极具抽象性,与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生活阅历等难以吻合,对抽象性内容无法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原有的静态教学内容如音乐符号或乐理常识等采用动态教学的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手段将音乐知识内容转化为相应的视频或图像等,这样可使学生各感官都参与学习过程中,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得以激发。以实际教学过程中《春之声》的学习内容为例,教师首先可通过多媒体屏幕将音乐涉及的动画内容等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给定的环境中联想更多的内容,以此使学生想象能力得以培养。另外,音乐教学过程中其他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如何区分“圆”与“扁”,若单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两种声音的内涵。对此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自身喉咙与腹部部位触摸体会其中的感觉,这样可使学生感受到身体体腔可形成的共鸣,最后要求学生对感悟的内容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得以提高。
  二、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如著名教育学家肖川曾在其《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及,当前教育环境中需要学生提高的素质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用于开拓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这对初中音乐教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应注意到学生对音乐知识探索欲望的产生主要源于其自身的质疑精神,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多体现在知识探索过程中。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音乐知识内容提出质疑,避免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出现一笔带过的行为。例如,初中音乐教学中关于《化蝶》的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及包含的爱情故事等进行分析,提出对故事的疑惑等,这样学生可在疑问中探求知识内容,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另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质疑精神培养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自信心,对课堂中敢于提出反驳意见的可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既可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也帮助学生树立起质疑的信心,从质疑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三、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从初中学生心理特征分析,其在好奇心理与好胜心理等方面表现极为明显,对音乐学习的目标更看重其中的表演过程,教师应抓出此特点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现阶段很多教育学者研究认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可通过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引入,保证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展示。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将更多乐器带入课堂中并鼓励学生随性创作,但需注意随性创作不应脱离表演环节,当灵感产生时可直接进行表演。这种方式是使学生创作个性得以发挥以及创新能力得以培养的关键所在。以当前音乐教学中《龙舟调》教学内容为例,可将作品内容彰显的民族风情等向学生展示,并将其中的音乐旋律等解释说明,在学说掌握基本内涵的条件下完成表演过程。如由女生充当过河人物的角色,艄公由男生出演,可在音乐播放过程中以哑剧的形式完成表演。这种表演方式既能够增加学生表演经验,对于音乐如何创作以及作品创作者的心得体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音乐学习氛围的营造
  初中阶段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极大的压力,其中既包括学校与教师方面给予的升学压力、学生家长方面的压力以及社会环境为学生带来的竞争压力等。这种背景下学生多会存在负重心理,对学习更表现出厌烦状态,很难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可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时间引入其他乐器等,为学生白纸黑字的学习融入新的趣味生活,缓解学生紧张压力的同时使学生掌握更多乐器知识内容。另外,在教学中还需做好教育模式的创新工作,针对初中阶段学生表现的叛逆心理、自制能力较弱等特征,可引入环境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过程在具体环境下完成。例如,初中音乐教学中涉及的《春天在哪里》教学内容,教学时首先可引导学生对关于春天的美景进行想象,再要求学生对相关的诗词歌赋进行朗读以此抒发对春天的感概。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使学生在对歌曲基本形态与特征了解的条件下去扩大对音乐知识的想象内容。同时,在该环境下,教师也可采取分组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结合作品特点进行创作,通过歌词的改编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音乐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培养。
  五、结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充分结合音乐教学的特点,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相关资源的挖掘,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思维想象能力、质疑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等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得以培养,并通过良好音乐学习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这样才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李雪.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14,02:232.
  [2]刘鑫.通过初中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才智,2014,04:91.
  [3]王钰.如何通过初中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3,32:195.
  [4]付江涛.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中外各种不同层次的负面文化的冲击,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尤其对于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心智及自身判断能力较差。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加强初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力度是确保初中生保持思想先进性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有了前
摘 要: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教育手段和措施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让插画在教学应用中得到了更好的平台。本文就插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总结出插画在小学美术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发现插画的应用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有了更深的推动作用,不但能发散思维,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提供宝贵财富。  关键词: 插画 小学美术教学 实践课程  在传统小学美
近代以来,以商会为主的商人团体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治与管理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过去在文章中对此有过一些简单论述,但对以商会为主的非政府组织(NGO)参与城市公共环境整
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和赞美春天。春天永远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又像是一首动人的歌,扣人心弦。春天和着美妙的节律,踏着轻盈的脚步走来,给大地穿上新春的绿衣,使万物焕然一新,满园春色。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希望,给人们带,催促我们奋发向上。   春天,就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拿着彩色的画笔,到处快乐的画着。画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画出人生美好的梦想和愿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小学生写一手好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那么写好中国字应该是每个中国人必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一个学生如果连写字都不认真,写出的字不是张
施工基地采用灌注桩复式注浆技术进行地基处理,文本中笔者分别从注浆工艺流程、材料设备、注浆管以及高压注浆措施入手。经实践可得:可大幅度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有效减
就这样,二十四岁了。   小时候,总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快快到二十四岁,二十四岁就是大人了,渴望着进入大人的世界。    今天,回首这一切时,才发现原来时间可以过的那么快,如今站在了二十四岁的门槛前,一切是那么的平淡,没有了小时候那样的期待。    就如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晃了一天,下午又从西边落下一样平常。    然而,就是在这样平平常常的几千个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昨日,像一场美好甜蜜的梦,当我们感觉得到眼角落下的泪珠时,当我们心里怅然失落空荡感觉少了一些东西时。是的,分手了,梦醒了,即使我们都不愿醒来…    手机也似乎感受到了自己的痛楚,不是那么不知趣的叫个不停,可还是不自觉的一会看一下,有没有信息,有没有电话!那个再熟悉不过可以倒背如流的电话号码已经是最不可能接通的电话,那个熟悉的转念就是他的微笑面孔已是这个世界上最陌生的脸颊,那颗曾经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