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武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门系众多,套路和派别也各有不同的形式。一直到现代,我国在政府的呼吁下对武术进行改革创新,提倡“新武术”,所以武术也因此形成了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这两种。该文通过研究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现状,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发展影响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1]。
关键词:竞技武术 传统武术 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b)-0222-02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使得竞技武术得到了形成,对传统武术产生了限制。竞技武术追求的是高难度和美学创新,它是根据奥运会的模板,以金牌为主目标而产生的新时代武术。传统武术则是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论基础,具备着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技术动作,更加注重内外皆修,强身健体。笔者通过了解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为其存在的发展影响进行阐述,为以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1 中国武术发展现状分析
1.1 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现状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武术的关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开始发展出新的机遇和生机。1959年从第一部《武术竞赛的规则》被推行出来,我国的竞技武术就开始慢慢的推进发展了将近半个世纪。竞技武术随着指导思想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不断变化,在艺术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快了速度,使得竞技武术的套路逐渐成为了我国奥运精神的展现项目。竞技武术经过20年的岁月,光是比赛就已经有18年的历史,国际性的武术练会也从中国走向了全世界,并且其中122位成员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成为了我国武术的重要部门之一。
1.2 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传统武术是在历史的熏陶下被传承下来的瑰宝,它独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底蕴内涵,是中国武术的根本。对于我国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整理一直从1979年持续到1986年,其中我国的武术文献就有482本,古代兵器就有392件,整理出来的初步拳法就有129种和长达395个小时的技术录像。为了将传统武术弘扬到全球各地,在1999年举办了国际传统武术绝技大赛,27个国家参加了比赛。传统武术比赛的建立,对于发展传统武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国外很多的西方国家有很多人都十分喜爱我国的传统武术。
2 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彼此发展特点对比
2.1 内在价值对比
传统武术的内在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内在民族文化,它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号召魅力,吸引着国外不同的爱好者。传统武术所展现的价值不仅仅是几个动作或者是一套拳法,更多的是里面所蕴含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和武术传统的精髓。
竞技武术的内在价值更多是展现出高难度和美学创新这两个方面。它的武术动作更加的轻盈,追求在武术比赛中能够如何更快的取胜,其本质跟传统武术截然相反,它只在乎动作和技巧,却忽视了对武术内涵的了解。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内在价值更多的展现在学习一套传统武术不仅要明白其来源故事更要明白其内涵特点,而竞技武术则更重视比赛技巧和动作美感,没有文化内涵的本质。
2.2 攻击性对比
传统武术的攻击性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道和气势,对于拳法和腿法的要求十分严苛,注重于实战,是其根本的要素之一。在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过程之中,需要讲究身形合一,腿法和拳法的攻击性必须强悍,动作之间的实战性要突现,不在乎技巧是否好看,更在意出拳弹腿之间将敌人击倒。
竞技武术则对动作的攻击性要求不大,武者在进行武术动作的时候需要保证动作的美感,必须大开大合,甚至于有些的竞技武术之中还添加了舞蹈的元素进去,这也给人造成了现代武术要向舞蹈方面发展的错觉,让中国武术的魅力大打折扣。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攻击性表现在动作上是否凌厉和实用,因为两者之间截然相反的攻击性特点,这也让很多现代人产生了质疑,到底中国武术还是否是真正的武术?
2.3 健身价值对比
传统武术具有较强的健身效果,在传统武术盛行的80年代里,其中“形意拳”马梅虎就活到了119岁的高龄、“八卦掌”吕紫剑就是116岁、以及“吴氏太极”吴图南104岁。这些有名的武术大师都因为修习传统武术而变得龙精虎猛,长命百岁。相反競技武术因为要求对美感进行追求,不断的增加竞技武术武者的动作难度和旋转度数,这使得很多的武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伤害,这些伤害都是伤在身体的经络和骨头上,使得武者的寿命大大的缩短。所以在健身价值特点上,传统武术明显要比竞技武术更在具有优势。
2.4 竞赛市场对比
传统武术的竞赛市场和竞技武术的竞赛市场相比,明显要落后许多。传统武术虽然也举行了不少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更旨在进行武术的交流,并不具有观赏的特点。而竞技武术在这方面明显比传统武术具有优势,国内很多大型的武术竞技都是建立在竞技武术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很少会出现传统武术的项目,这对于传统武术今后的发展十分的不利,同样的也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丝阴霾[2]。
2.5 人员培养对比
从人员培养这个特点上来进行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竞技武术在对于培养人员上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度,竞技武术武者更多应该称他们为运动员,国家对其的教练员和裁判员都有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培养,为进入奥运会做准备。
3 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不平衡
3.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
我国对于现代竞技武术的推动所建立起来的体系是十分庞大的,竞技武术的比赛规定和练习方式也是根据国家特别指定的专业武术人员专门进行编排和统一的。竞技武术的比赛项目包括了刀枪棍剑以及南北拳和太极拳,从2000年李杰以中国武术协会会长的名义提出“要进入奥运会”开始,竞技武术就成为中国武术发展路程中的重要项目,国家政府对其的支持也是十分大力,它在人才配备、学历教育、竞赛制度以及科研方面都占据着优势,这也使得竞技武术的发展前路一片光明,成为了新世纪的时代宠儿。
3.2 传统武术套路
传统武术受到竞技武术带来的冲击并不小,使得我国传统武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自身的体系开始慢慢的萎缩和后退,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缓慢,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竞技武术的推行使中国武术中传统的元素越来越少,民族文化也随着变得薄弱,迟早有一天传统武术的会流逝在这个时代。所以目前我国需要对传统武术加大宣传的力度,改变传统武术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武术的学习热情,让传统武术能够和竞技武术一起共同进步,使两者的发展变得平衡,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武术真正的弘扬世界。
4 结语
在21世纪这个新社会,传统的武术已经因为竞技武术受到了冲击,面临了新的挑战。传统武术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政府部门也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这使的传统武术更加举步维艰,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传统武术需要跟竞技武术相互结合,在保证传统武术的本质的基础上融合竞技武术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拉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差距,为两者共同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 李信厚.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与传统武术套路发展特点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3):72-74.
[2] 董芳.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胡洪森.传统武术“单对统一”竞赛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关键词:竞技武术 传统武术 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6(b)-0222-02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使得竞技武术得到了形成,对传统武术产生了限制。竞技武术追求的是高难度和美学创新,它是根据奥运会的模板,以金牌为主目标而产生的新时代武术。传统武术则是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论基础,具备着攻击性和防御性的技术动作,更加注重内外皆修,强身健体。笔者通过了解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为其存在的发展影响进行阐述,为以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1 中国武术发展现状分析
1.1 现代竞技武术发展现状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对于武术的关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开始发展出新的机遇和生机。1959年从第一部《武术竞赛的规则》被推行出来,我国的竞技武术就开始慢慢的推进发展了将近半个世纪。竞技武术随着指导思想和社会发展方向的不断变化,在艺术的道路上进一步加快了速度,使得竞技武术的套路逐渐成为了我国奥运精神的展现项目。竞技武术经过20年的岁月,光是比赛就已经有18年的历史,国际性的武术练会也从中国走向了全世界,并且其中122位成员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成为了我国武术的重要部门之一。
1.2 传统武术发展现状
传统武术是在历史的熏陶下被传承下来的瑰宝,它独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和底蕴内涵,是中国武术的根本。对于我国传统武术的研究和整理一直从1979年持续到1986年,其中我国的武术文献就有482本,古代兵器就有392件,整理出来的初步拳法就有129种和长达395个小时的技术录像。为了将传统武术弘扬到全球各地,在1999年举办了国际传统武术绝技大赛,27个国家参加了比赛。传统武术比赛的建立,对于发展传统武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国外很多的西方国家有很多人都十分喜爱我国的传统武术。
2 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彼此发展特点对比
2.1 内在价值对比
传统武术的内在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内在民族文化,它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号召魅力,吸引着国外不同的爱好者。传统武术所展现的价值不仅仅是几个动作或者是一套拳法,更多的是里面所蕴含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和武术传统的精髓。
竞技武术的内在价值更多是展现出高难度和美学创新这两个方面。它的武术动作更加的轻盈,追求在武术比赛中能够如何更快的取胜,其本质跟传统武术截然相反,它只在乎动作和技巧,却忽视了对武术内涵的了解。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之间的内在价值更多的展现在学习一套传统武术不仅要明白其来源故事更要明白其内涵特点,而竞技武术则更重视比赛技巧和动作美感,没有文化内涵的本质。
2.2 攻击性对比
传统武术的攻击性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道和气势,对于拳法和腿法的要求十分严苛,注重于实战,是其根本的要素之一。在进行传统武术的学习过程之中,需要讲究身形合一,腿法和拳法的攻击性必须强悍,动作之间的实战性要突现,不在乎技巧是否好看,更在意出拳弹腿之间将敌人击倒。
竞技武术则对动作的攻击性要求不大,武者在进行武术动作的时候需要保证动作的美感,必须大开大合,甚至于有些的竞技武术之中还添加了舞蹈的元素进去,这也给人造成了现代武术要向舞蹈方面发展的错觉,让中国武术的魅力大打折扣。
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攻击性表现在动作上是否凌厉和实用,因为两者之间截然相反的攻击性特点,这也让很多现代人产生了质疑,到底中国武术还是否是真正的武术?
2.3 健身价值对比
传统武术具有较强的健身效果,在传统武术盛行的80年代里,其中“形意拳”马梅虎就活到了119岁的高龄、“八卦掌”吕紫剑就是116岁、以及“吴氏太极”吴图南104岁。这些有名的武术大师都因为修习传统武术而变得龙精虎猛,长命百岁。相反競技武术因为要求对美感进行追求,不断的增加竞技武术武者的动作难度和旋转度数,这使得很多的武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受到伤害,这些伤害都是伤在身体的经络和骨头上,使得武者的寿命大大的缩短。所以在健身价值特点上,传统武术明显要比竞技武术更在具有优势。
2.4 竞赛市场对比
传统武术的竞赛市场和竞技武术的竞赛市场相比,明显要落后许多。传统武术虽然也举行了不少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更旨在进行武术的交流,并不具有观赏的特点。而竞技武术在这方面明显比传统武术具有优势,国内很多大型的武术竞技都是建立在竞技武术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很少会出现传统武术的项目,这对于传统武术今后的发展十分的不利,同样的也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丝阴霾[2]。
2.5 人员培养对比
从人员培养这个特点上来进行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者的对比,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竞技武术在对于培养人员上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度,竞技武术武者更多应该称他们为运动员,国家对其的教练员和裁判员都有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培养,为进入奥运会做准备。
3 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发展不平衡
3.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
我国对于现代竞技武术的推动所建立起来的体系是十分庞大的,竞技武术的比赛规定和练习方式也是根据国家特别指定的专业武术人员专门进行编排和统一的。竞技武术的比赛项目包括了刀枪棍剑以及南北拳和太极拳,从2000年李杰以中国武术协会会长的名义提出“要进入奥运会”开始,竞技武术就成为中国武术发展路程中的重要项目,国家政府对其的支持也是十分大力,它在人才配备、学历教育、竞赛制度以及科研方面都占据着优势,这也使得竞技武术的发展前路一片光明,成为了新世纪的时代宠儿。
3.2 传统武术套路
传统武术受到竞技武术带来的冲击并不小,使得我国传统武术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自身的体系开始慢慢的萎缩和后退,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缓慢,渐渐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竞技武术的推行使中国武术中传统的元素越来越少,民族文化也随着变得薄弱,迟早有一天传统武术的会流逝在这个时代。所以目前我国需要对传统武术加大宣传的力度,改变传统武术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武术的学习热情,让传统武术能够和竞技武术一起共同进步,使两者的发展变得平衡,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武术真正的弘扬世界。
4 结语
在21世纪这个新社会,传统的武术已经因为竞技武术受到了冲击,面临了新的挑战。传统武术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政府部门也并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这使的传统武术更加举步维艰,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传统武术需要跟竞技武术相互结合,在保证传统武术的本质的基础上融合竞技武术的优点和长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拉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差距,为两者共同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 李信厚.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与传统武术套路发展特点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3):72-74.
[2] 董芳.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胡洪森.传统武术“单对统一”竞赛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