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进行几个方面的探索,包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前期教材的准备、教师队伍的建设、分层次教学、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综合能力的培养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会计;教学模式改革;就业导向
  
  2008年新华社全文播发的《中国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当前,国家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这也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办好,办出特色,为农村建设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要适应新形势,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一、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
  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过很多挫折,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学什么都不会;而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只靠死记硬背,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缺乏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与实际脱节,不能促进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现在学生学习的部分会计教材与实际脱节,表现为: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专业与经济紧密相关,知识更新速度快,而中职的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里,平时只学习专业知识,接触企业、社会的机会较少,职业的道德、职业态度以及就业能力欠缺。
  (三)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系统理论为主,内容枯燥。
  现有的会计课程设置主要是按照系统的理论来设置,每门课都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每天在教室里讲授枯燥的理论,导致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时间少,过于集中,不利于学生掌握会计各岗位的工作。
  目前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每个学校都很重视实习实训。如我校每年都安排学生实习。但是笔者发现在全部教学内容结束后再进行实习,由于学生所学的很多知识已经遗忘,并且因为时间的安排,学生不可能一一复习,这导致出现老师教,学生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现象。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统一的时间内完成实习,各种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再到账簿登记,最后到会计报表,所有岗位的工作都由学生一人完成,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各岗位工作的掌握。
  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架构
  (一)学生培养的总体目标。
  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以及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的蓝领工人。根据我们的调查,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商场收银、企业出纳、小企业会计、仓库保管员以及保险员等工作。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就业,并可持续发展,我校设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位,以会计岗位工作项目教学为主体,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总体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在具体设计中,做到四分:分年级,分模块,分岗位,分目标。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模块,设置不同的岗位工作,达到不同的培养目标。(见下表)
  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学会会计专业的技能,还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不但能取得职业高中毕业证书,而且还取得各种技能证书;不但能够就业,还能够安心工作,提升发展。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为了更好更科学地评价学生,我校在评价学生时采用学分制。只要学生各科总学分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就可毕业。在学分设计上,每科根据总课时确定该科的最高学分,再根据学生考试的成绩设置分段学分。如固定资产岗位的总学为6分,成绩100分的学生得6分,成绩99~80分的学生得5分,成绩79~60分的学生得4分,成绩60分以下的学生要补考,补考通过的学生得4分。采用学分制主要是考虑到中职生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学生不会因为一两科成绩不佳而放弃学习,反而会在自己有优势的科目更加努力。
  此外,还可采用多种的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1)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考试(理论占30%,实操占70%),如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的考核;(2)只进行实操考试,如大多数岗位的每个项目的考核,在岗位考核中可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占40%,结果占60%);(3)口试,如人际沟通与礼仪与就业面试指导的考核;(4)报告,如毕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考核;(5)证书,如计算机基础和办税员岗位的考核。
  三、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的注意事项
  (一)完成前期教材的准备,是实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
  在实行岗位工作项目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校本教材。因为现在很多的教材都是以系统理论为主的,练习和作业都比较少,不适合职中生使用。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应以理论简单、直接、精简为原则,注重实践操作。教材编写的内容可主要包括:(1)准备的理论知识;(2)需要的工具;(3)项目的任务;(4)操作的具体步骤;(5)考核要求;(6)扩展训练;(7)作业。同时,教材还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补充,随着知识的更新要不断地进行修改。这样的教材才更适合学生使用,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保证。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会计岗位工作项目教学要求教师不但有理论的基础,还要有实践的操作能力,因此在实施改革前要对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首先,教师应具有:(1)会计从业资格证;(2)双师型教师,除有会计专业的教师证外,还要有会计技术资格证;(3)电算化工作岗位的任课教师还应该是双专业型教师,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办公软件证书等。其次,教师要深入公司、企业调研学习,做到与企业无缝接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最后,教师教学的岗位不宜频繁更换,应该通过在一个固定岗位上的学习——教学——再学习——再教学的循环,使教师成为每个会计岗位上的教学专家。
  (三)进行分层次教学,保证学生顺利获得资格证书。
  由于中职生的学习差异较大,要想让每个学生顺利取得资格证书必须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考证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度要根据中等生来确定,要对学生进行扶差。对于第一次没有通过资格证考试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寻找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在下一次的考试中顺利通过。
  (四)运用项目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岗位工作。
  在岗位工作项目模块中,每个岗位都有若干个小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运用项目的教学方法。项目即是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完整的程序完成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完成任务的过程,少理论,多实践,边理论,边实践,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融合。通过项目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权小勇.试论高职专业的课程类型与课程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2]岳彩义.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
  [3]杨昕.关于中职财经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1).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为了阐明小麦苗期耐低氮、低磷胁迫的生物学响应特征,以矮抗58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法研究了小麦在不同营养环境中(全营养、低氮胁迫、低磷胁迫)的地上部生物学特性(
1.病历简介患者,女,25岁。孕2产0。曾有自然流产史。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9.2cm,颅骨骨板较薄,颅骨间隙扩大(图1),上肢肱骨长2.5cm(图2),股骨长3.1cm(图3),胫骨长2.4cm(图4),四肢长骨干骺端粗大
背景:鹿茸是唯一能够周期性再生的复杂哺乳动物器官,其再生过程是基于干细胞的存在。研究鹿茸再生机制,探索干细胞在哺乳动物器官再生中的作用对于再生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
会议
为构建荷包猪SLA-2-HB0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观察其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首先参考SLA-2-HB01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了引物对,以SLA-2-HB01-pMD18-T为模板PCR扩增获得SLA-2-HB0
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巧用游戏教学法往往能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游戏化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法     游戏化教学,是指借用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把教学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的教学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学的内容,相应采取适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本文的教学游戏是指具有比较广泛意义上的电子游戏、传统教学中的游戏(如
拖延是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者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目前高中生拖延行为相当普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