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了新一代观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广播电视想生存和发展,就要接受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化时代化的趋势,广播电视资源信息化是通过信息化的收集、检索及数字网络化来实现广播电视的高效性和即时性,也能通过与听众在网络的实时沟通,从而及时满足接收群众的需求。同时,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化发展建设要时代化,跟上互联网发的步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通过阐述网络媒体给广播电视强势发展,分析了目前广播电视自身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于广播电视的生存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沟通
【中图分类号】 G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74-01
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播电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究其原因就是网络本身所具备的自选和交互功能更迎合当今人群。那么就需要通过将网络引入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及储存系统,将传统电视发展成为更顺应时代的数字信息化电视,从而让用户能更加自由随心的收看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至今仍是传播范围和接收人群最多的传媒方式,电视更是已走进千家万户,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网络传媒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产物,正越来越普遍的融入我们的生活,甚至有要超越广播电视的趋势,那么广播电视想要顺应时代发展,不被淘汰的话,进行数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关系一个广播电视部门,信息化的发展给这个地区和国家所带来的都是一种信息的飞跃,一种划时代的标志。
广播电视信息化时代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一电视信息格式的转换
使用信息化之后所产生的计算机软件,将采集回来的文字,视频及音频信息进行处理,转换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利用计算机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储存和高效查询,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将信息进行大范围的传输。
二電视信息的更新速度
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信息的产生及更新周期日益加快,同时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要比以前强烈得多,而电视是作为大部分人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最为普遍的途径,那么广播电视信息的制作也必须要随之加速,在实现信息化之后,有了的计算机帮助,就能给广播电视的制作速率带来可观的提升,在保障了广播电视的即时与高效的同时,还节省了原有制作方式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三广播电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简单的说就是广播电视在信息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本身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首先,它能将多方的信息进行汇总,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最后达到资源一体化,方便查找与运用;其次,还能使用计算机建立起广播电视的专用功能模块,在制作、播出和储存广播电视信息时使用,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工作,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在制作时的人为失误可能性。
四广播电视制作的无纸化
广播电视信息化之后,其制作流程就趋向于电子办公,可以将收集到的素材全部保存于计算机之中,摒弃了原本硬件的保存方式,以前需要很大空间才能安置下的资料现在用一台小小的电脑就能保存,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与资源,而且这些资料还由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类,不仅在调用时更加高效与便利,更重要的是还大大降低了现有资料的保存难度,保障了资料在保存时的长期性和安全性。
一个制作完成并成功播出的电视节目就是宝贵的财富,如何将这笔财富转化成为实际效益,这就需要广播电视信息化的支持,通过将以前的经典的节目以数字电视的形式再次搬上荧幕,让更多人可以重复、自由的选择观看这些节目,那么这个平台的动态管理就将给该广播电视部门产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广播电视信息化就是观众在收看节目时的自选性,通过将节目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自动储存于每个用户都能登录的公用信息平台之上,让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观看正在播出或已经播出的电视节目。这样的观看方式一举打破了传统电视的束缚,让观众从单一的接收变为可选择的接收,而且不受播出时间的约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随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不再是电视播什么我们就只能看什么,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播出的灵活性。
观众在使用信息化的广播电视之后,通过网络的传输,每个用户的信息及收视喜好都将直面而准确的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这样一来,就构建出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听众数据库,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库,广播电视系统就能做出最适合大众的调整,更新大家感兴趣的信息,还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自我推荐新产品,在创造更多利益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广播电视受众服务。
通常观众与广播电视部门虽然只隔着一层玻璃,但实际上双方是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用户问卷调查一般又不够准确,但是当广播电视信息化之后,与传统电视之间就会发生不同,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电视上的附加功能在网络上直接与广播电视部门交流,例如实时对节目内容提出意见与建议,或是对于服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投诉,等等一系列实际作用,这样,广播电视部门就能第一时间听到观众最直接的声音,并及时作出相对应的反馈。
普通的个人家庭电视在接受专业人员的一定调整之后,就具有了与网络有了一定结合的能力,例如能够登录广播电视平台点播电视电影,以及在电视上自主浏览最新的新闻,网上购物等诸多功能。数字化电视与网络的结合不仅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感受,代替电脑独有的一部分功能,也给广播电视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自身能顺应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不被时代抛弃。
当下,一场关于广播电视信息化的革命正在进行,这不仅是广播电视的挑战,也是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断进步的数字化电视将会彻底取代传统电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弛. 新媒体影响下的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戚姚云. 广播电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与传播路径探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v.19;No.8804:102-105
[3]谭天. 以升级促转型--城市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思考[J]. 新闻与写作,2012,No.33707:28-31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沟通
【中图分类号】 G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274-01
在网络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广播电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究其原因就是网络本身所具备的自选和交互功能更迎合当今人群。那么就需要通过将网络引入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及储存系统,将传统电视发展成为更顺应时代的数字信息化电视,从而让用户能更加自由随心的收看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至今仍是传播范围和接收人群最多的传媒方式,电视更是已走进千家万户,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在传媒界的霸主地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牢固,网络传媒作为信息时代的新生产物,正越来越普遍的融入我们的生活,甚至有要超越广播电视的趋势,那么广播电视想要顺应时代发展,不被淘汰的话,进行数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就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关系一个广播电视部门,信息化的发展给这个地区和国家所带来的都是一种信息的飞跃,一种划时代的标志。
广播电视信息化时代化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一电视信息格式的转换
使用信息化之后所产生的计算机软件,将采集回来的文字,视频及音频信息进行处理,转换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利用计算机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储存和高效查询,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将信息进行大范围的传输。
二電视信息的更新速度
在高速发展的当代,信息的产生及更新周期日益加快,同时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要比以前强烈得多,而电视是作为大部分人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最为普遍的途径,那么广播电视信息的制作也必须要随之加速,在实现信息化之后,有了的计算机帮助,就能给广播电视的制作速率带来可观的提升,在保障了广播电视的即时与高效的同时,还节省了原有制作方式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三广播电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简单的说就是广播电视在信息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本身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首先,它能将多方的信息进行汇总,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最后达到资源一体化,方便查找与运用;其次,还能使用计算机建立起广播电视的专用功能模块,在制作、播出和储存广播电视信息时使用,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工作,不但方便快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在制作时的人为失误可能性。
四广播电视制作的无纸化
广播电视信息化之后,其制作流程就趋向于电子办公,可以将收集到的素材全部保存于计算机之中,摒弃了原本硬件的保存方式,以前需要很大空间才能安置下的资料现在用一台小小的电脑就能保存,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空间与资源,而且这些资料还由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类,不仅在调用时更加高效与便利,更重要的是还大大降低了现有资料的保存难度,保障了资料在保存时的长期性和安全性。
一个制作完成并成功播出的电视节目就是宝贵的财富,如何将这笔财富转化成为实际效益,这就需要广播电视信息化的支持,通过将以前的经典的节目以数字电视的形式再次搬上荧幕,让更多人可以重复、自由的选择观看这些节目,那么这个平台的动态管理就将给该广播电视部门产业带来可观的效益。
广播电视信息化就是观众在收看节目时的自选性,通过将节目信号转换为数字格式,自动储存于每个用户都能登录的公用信息平台之上,让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观看正在播出或已经播出的电视节目。这样的观看方式一举打破了传统电视的束缚,让观众从单一的接收变为可选择的接收,而且不受播出时间的约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随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不再是电视播什么我们就只能看什么,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播出的灵活性。
观众在使用信息化的广播电视之后,通过网络的传输,每个用户的信息及收视喜好都将直面而准确的送到工作人员手中,这样一来,就构建出了一个庞大而真实的听众数据库,有了这样一个数据库,广播电视系统就能做出最适合大众的调整,更新大家感兴趣的信息,还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自我推荐新产品,在创造更多利益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广播电视受众服务。
通常观众与广播电视部门虽然只隔着一层玻璃,但实际上双方是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用户问卷调查一般又不够准确,但是当广播电视信息化之后,与传统电视之间就会发生不同,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电视上的附加功能在网络上直接与广播电视部门交流,例如实时对节目内容提出意见与建议,或是对于服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投诉,等等一系列实际作用,这样,广播电视部门就能第一时间听到观众最直接的声音,并及时作出相对应的反馈。
普通的个人家庭电视在接受专业人员的一定调整之后,就具有了与网络有了一定结合的能力,例如能够登录广播电视平台点播电视电影,以及在电视上自主浏览最新的新闻,网上购物等诸多功能。数字化电视与网络的结合不仅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感受,代替电脑独有的一部分功能,也给广播电视自身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自身能顺应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不被时代抛弃。
当下,一场关于广播电视信息化的革命正在进行,这不仅是广播电视的挑战,也是广播电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断进步的数字化电视将会彻底取代传统电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弛. 新媒体影响下的广播电视传媒业经营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戚姚云. 广播电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与传播路径探析[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v.19;No.8804:102-105
[3]谭天. 以升级促转型--城市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思考[J]. 新闻与写作,2012,No.3370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