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泽厚先生“情本体说”一辩

来源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jdxy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李泽厚提出“情本体说”以来,关于传统文化的本根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人们一直聚讼纷纭。质疑者认为,“情本体说”过分强调了情感性的恻隐之心与血缘性的“爱亲”的一面,忽略了仁的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一面,因而是有待商榷的。然而,考虑到“情本体”中的“本体”不是有别于“现象”的Noumenon,而是本根、根本、最后实在的意思,那么人们将会发现对“情”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对“仁”的忽视。相反,从情感的恻隐之心来看,对他者不幸的感同身受恰恰是“爱人”之仁的萌芽与本根,而血缘性的“爱亲”及其由此延伸而来的孝的传统,一旦被赋予了
其他文献
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顺应了时代要求,增强了教育实效,体现了价值导向。目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为:学校高度重视,但落实效果欠佳;教育者已开展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产生情感上的认可、接受和投入,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从认识、了解至情感、态度的移入过程。对安徽省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