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祠的建造源于由来已久的祖先崇拜。在阶级社会里,一切礼俗和制度皆等级化,西周开始有规制。西汉人追记的《礼记·王制》里说,"庶人祭于寝",也就是小老百姓不得建祖庙,只能在家里的正屋里祭先人。"祠"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不过由于受礼法限制到宋代仍发展不多。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礼部尚书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乞诏天下臣工建立家庙”。在奏疏里夏言列出建家庙的功能:“报本追远,溯源徂委,救宗睦族,以化民成俗。”“化民成俗”,即教育百姓遵守礼法。这在当时是很迫切的事情。所以明世宗嘉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