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料学及其应用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文学研究对史料的依赖度,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所运用的方法。史料不可能还原绝对意义上的历史现场,但利用可靠的史料能澄清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所谓可靠的史料,是相对于不那么可靠的而言。洪子诚的《材料和注释: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一文,是史料运用的一次成功实践,也彰显了史料研究所能达到的限度,但这同时表明史料的应用,可以从追问历史的原初状态转向追问历史现象所构成的意义。 The dependence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studies on historical materials depends on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the methods used. Historical material can not be restored in the absolute sense of the historical scene, but the use of reli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clarify some of the issue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e so-called reliable historical data, is relative to the less reliable. Hong Zi-cheng’s “Materials and Notes: An Enlarged Conference of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s and Groups in 1957” is a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ghlights the limits that historical research can achiev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that historical materials can be applied from the original State transition to question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phenomena.
其他文献
本期话题  2011年1月7日,合肥晚报报道:合肥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成为合肥市第一名开车上学的高中生。记者见他熟练地起步,挂挡,踩油门,动作熟练得一点不逊于电影《头文字D》里的男主角藤原拓海。这名学生名叫郭尧。去年的10月8日是郭尧的18周岁生日,他送给自己的成年礼就是一本驾照。两个月后,他开始开着一辆二手的白色捷达上学。高中生开车上学,社会对此褒贬不一。为了防止挨砖,记者问这位合肥市史上第一位开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专指国家列入职业病名单中的疾病)造成的伤残或死亡。工伤的发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意味着高额的成本支出和潜在的巨大风险。确实属于工伤的,作为受害者的雇主,毫无疑问,应与社保部门一起承担起工伤待遇的法律责任;不是工伤的,则不能给受害者乱承诺,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近几年,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如何识别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