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分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留学生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是非面前,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他们扮演了形形色色的角色:一是积极抗日,留学生群体的主流;二是投降卖国,留学生群体的逆流;三是在欧美“忍耐而等待”,爱国的守望者;四是滞留日本,民族意识的淡薄者。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中。
其他文献
山东师范大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重要基地,这个学科对于文学史的编写与理论创新为人熟知。在20世纪的新时期,山东师范大学对于新诗的研究也颇多成就,山师团队在现代山水诗
期权是在期贷的基础上产生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期权价格是期权合约中唯一随供求关系而变化的变量,它直接影响到交易者的盈亏状况,是期权交易的核心.本文简单介绍了B—S定价模型,Blac
偏僻的小乡村里,有一所破落的学校,不分小学与初中。那一年,学校来了位年轻男老师。这事轰动全乡,因为学校里从未有过正规学校毕业的老师。
抗战时期昆明的文学刊物《文聚》是西南联大学生林元主创的。《文聚》有着自己的形式特征,刊名、开本、刊期、目录、编后、出版时间和版权页等“版形”同少异多,不可“举一反三
深化学校、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念,提高自觉性;确立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调动主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德育教育的环境氛围,发扬教育民主,构筑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