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汉语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语言形态。这种新兴的语言形态具有简洁明了、词意丰富、语言幽默等特征,是对当下社会发展及流行态势的深刻反映。特别是在文化碰撞的的跨文化交际视野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十分重要,是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针对跨文化视角下汉语流行语的形成、基本特征、语言特点等来展开分析,并对如何实现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提供了方法和指导。
  【关键词】跨文化;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社会
  【作者简介】李珊珊(1984- ),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其中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在我国汉语语言发展的基础之上、综合了当前社会网络流行趋势而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通过研究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网络文化国际化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概述
  所谓的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环境中所形成一种特殊的流行语言,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诞生于网络交流需要:网络交流双方为了较好地提升交流效率或者满足特定的网络交际情形需要,从而促进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诞生和普及。而这种语言形式也被使用者带入了更加广阔的交际环境之中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及应用,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新时代的年轻人思维活跃、视野广阔,他们在进行网络交流的时候,十分擅长对于新词的运用,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对汉语词语进行创新,这样就形成了新的词汇。从整体上来看,汉语网络流行语可以分成新词、旧词新意、混合词语、外来词、数字词汇等几个方面:第一,新词。比如“房奴”(mortgage slave)、“蜗居”(dwelling)、“宅男”(Dickson)、“Hold住”等,都是受众根据社会发展现实所创造的新词汇,这些词汇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人们受欢迎的日常使用语。第二,旧词新意。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之上,增加新的含义和内容,反映时下的社会形势。比如“老司机”(pro)、“打酱油”(It’s none of my business; pass by)等词语。第三,混合词。前几年十分流行的词语“偷菜”(vegeteal),还有Togayther、sextray、chinsumer、don’ttrain等都属于网民自创的词汇,同时也被更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第四,外来词。比如“血拼”(shopping)、“克隆”(clone)等等。第五,数字词汇。比如,“拜拜”(88),“一生一世”(1314),“就是就是”(9494),“我爱你”(520)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汉语网络流行语往往会体现出简洁明了、创意十足的特点,是时下年轻人个性、创新的展现。在网络文化日益发达的社会大背景下,积极实现对于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是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
  二、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及基本特征概述
  汉语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用语,往往体现出以下的语言特点:第一,简洁明了、易于记诵。由于网络流行语反映的是时下人们的生活热点,特别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这些网络流行语不胫而走,带来巨大的传播效应,这就要求网络流行语必须要简洁明了、易于记诵。比如,“表叔”、“打酱油”、“猪猪女”、“疯狂打call!”等,这些词汇虽然简洁但是依然能够准确地表达深刻的含义,反映词汇后面的真实内容。还有不少的网络词汇是以拼音缩写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比如BT(变态)、PF(佩服)、ASAP(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等,充分体现了网路词汇简洁的特点。第二,结构清晰、逻辑分明。比如以网络词汇“白骨精”为例,这个词汇的内涵是白领身份 公司骨干 社会精英,代指高素质的女性;又如白富美、“矮矬穷”、“黑穷丑”、“土肥圆”、“蛋白质、“特困生”等,都是结构分明、指代清晰的网络词汇。还有很多网络词汇具备“副词 名词”的结构,比如“很老虎”等网络词汇。第三,善于修辞,增强寓意。网络流行语善于通过隐喻、一语双关等修辞方式来进行词汇的挖掘,从而让网络词汇更加具有深意。比如“恐龙”指长相丑陋的女生,“青蛙”是指長相不够帅气的男生。这两个词汇就是利用了恐龙、青蛙的外形特点,从而来对指定的人群进行借代。又如,“偶像”被理解为“呕吐的对象”、“再见”被指“再也不见”等,都是在一般意义基础之上的创新和表达。
  通过以上研究不难看出,汉语网络流行语具有丰富的意思和足够的隐喻,这无疑象征着汉语网络用语的发展速度。作为汉语言的重要延伸,网络流行用语体现出较强的深刻性、随意性、多样性和实效性。一般来说,网络流行语是网民自由创作出来的,是不经意的网络聊天中所创作的,因此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此外,网络流行语种类繁多,表达方式多元化,让网络流行语备受人们的欢迎;再加上其时效性很强,因此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有较为广泛的运用,比较容易过时。
  三、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音译的基本原则
  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音译过程,需要翻译者充分把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实现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从而确保音译的准确性。特别是中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表达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汉语网络流行语音译的难度。具体而言,在进行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音译的时候,应该遵循注重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兼顾音译的准确性和忠实性、强化对于词汇“神似”的表达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注重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统一。在进行网络流行语音译的时候,翻译者必须要准确地把握这一词汇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要考虑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受众接受度,从而能够将词汇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比如对于“凤凰男”的音译,则可以生动地表达为“a poor man who succeeds after hard work”,这一音译能够让受众很清晰地了解到这一词汇的来源和含义。   第二,兼顾音译的简明性和忠实性。为了更好地强化汉语网络流行语音译的效果,就需要兼顾音译的简明性和忠实性,即不仅仅要通过简明扼要的方式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同时更要忠实于词汇的本身含义,实现这两者的兼顾。具体实际音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在简洁翻译的基础之上再增加必要的注解,以此来确保被受众更好地了解。
  第三,强化对于词汇“神似”的表达。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很多时候在进行词汇音译的时候,往往不能够很好地将词汇的“神似”表达出来,这样就无法有效地还原网络词汇的情景,难以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吓死宝宝了”如果翻译成“Baby is scared”,就无法将具体的情景真实还原出来,正确的翻译方法是“I’m scared.”又比如,在翻译“躺枪”这一网络词汇的时候,就要理解这一词汇的意思是“伤及无辜”,因此就可以翻译为“do harm to an innocent person.”所以,在进行网络流行语翻译的时候,应该充分地理解它所代表的含义,并努力做到“形似”和“神似”的统一,以此来更好地达到音译的目的。
  四、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
  汉语网络流行语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是对我国汉语言的充分表达。在进行汉语网络流行语翻译的时候,应该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式,力求能够最大化地保证汉语网络流行语音译的有效性。具体而言,跨文化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的音译有多种方式,下面着重来对直译、意译、直译 注释等三种常用方式来展开分析。
  1.直译。所谓的直译,是指结合汉语网络语的字面意思进行直接翻译,不需要经过深入的加工和思考,就可以清晰地对词汇进行翻译的过程。直译这一音译方法,最大化地保证了在形式和内容上均忠实于原有的词汇。直译这一音译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简明直观地对网络流行语以另一种语言展现出来,只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不涉及深层次的语言内容的改变。比如铁饭碗“the iron rice - bowl”、丢脸“to lose one’s face”、大锅饭“big pot system”等,都是通过直译的方式来进行词汇音译的,这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证汉语网络流行语的本土特征,同时还能够很好地达成英语翻译之后的效果。又例如,团购 group - buying、高富帅 tall,rich and handsome、草莓族 strawberry generation等,直接翻译的方式,能够实现词汇的最准确表达,让受众能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意思。
  2.意译。意译这一音译方式,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实现信息和主题的准确表达,但是不在翻译形式和结构上做过多的限定。很多汉语网络流行语比较特殊,无法通过直译的方式来进行音译,此时就需要结合西方文化背景来实现词汇转换,从而更好地达到音译的目的。比如“打酱油”一词,并非是真正的打酱油这一行为,而是指不对外界事物有过多的干涉,认为什么都与自己无关,相当于“路人”的意思。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意译的方式来进行表达,It’s none of my business;或pass by都是比较正确的翻译方法。又比如“囧”的网络意思是心情沮丧、懊悔等,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可以意译为“ gloomy/depressed”。总之,在进行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时候,就必须要对原有词汇的真实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其背后的真实含义,以此来更好地保证英译的准确性。
  3.直译 注释。中国汉语具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翻译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保持源词汇的风情,同时又能够更加详细地表达词汇的意思,这时候就有必要通过直译 注释的方式来进行英译。比如对于网络词汇“杯具”来说,它真实的表达意思应该是“悲剧”,在进行英译的时候,可以在翻译成“cups”的基础上,增加有关说明(“cups”与“tragedies”同音),从而来更好地让对方所理解。又比如,“做人不能太霍頓”可以直译为“Being a man can not be too Horton.”为了让受众明白Horton的意思,就可以在后面注释,里约奥运会上澳洲游泳运动员霍顿的粗鲁行径。通过直译 注释的英译方式,既直观明了,又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其真实的语境和含义,达到了英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阳.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J].文学教育(下), 2017(02):110-112.
  [2]何碧龙.翻译模因论的迁移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探究——以2016年中国网络流行语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4):65-67.
  [3]牟薇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及英译策略[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02):60-64.
  [4]李建平.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7-8.
  [5]孙爱平.当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以跨文化为视角[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303-304.
  [6]Nord,Cht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要结合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考虑到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最大可能使翻译出的文章符合原作品的意思。为了提高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的翻译效果,从典故的相似和相异状况、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关系以及文化背景区别三个方面认识到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的影响因素,并从意译法、借用法和抽象译法、直译法三个方面探究了英语文学作品典故翻译技巧。  【关键词】文学作品;典故;英语翻译 
【摘要】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知识的抽象化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教师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更加影响学习效率,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无疑是不利的。如今情境教学模式是应用最频繁的手段,它的增添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笔者本文就故事情境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
【摘要】本文从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法展开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利用角色扮演创设良好情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生活场景创设良好情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拓展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措施,旨在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情境教学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能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英语教学;生活场景;角色扮演  【作者简介】朱鲁曼,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
【摘要】小学的英语教学以拼读和记忆单词为主,是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因此为了帮助小学生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做好英语的拼读教学非常重要。目前在小学的英语拼读教学中对自然拼读法应用得比较广泛,并且也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自然拼读法在小学拼读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对其应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自然拼读;小学英语;拼读教学  【作者简介】李会峥,女,汉族,石家庄鹿泉山尹村镇南平同人,河北省
【摘要】随着当前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英语词汇在跨境电商平台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跨境电商中的英语已经发展成特殊用途英语( 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重点分析了跨境电商平台中英文词汇的特点、使用规范和原则。希望能给跨境电商提供更规范的英语词汇,培养规范沟通的竞争意识。  【关键词】英语词汇;跨境电商平台;特殊用途英语  【作者简介】赵鸽,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为了紧跟上时代的脚步,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为了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在目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较低的英语阅读能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所以要想全面的提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就需要针对初中学生所面临的英语阅读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来逐步地推动农村初中英语
【摘要】情境创设是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构建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文章仅仅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游戏的运用、表演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创设;主要途径;有效课堂  【作者简介】李巧华,江苏省淮安市长江东路小学。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创设典型的情境,是教师采用有效的方法,将抽象的语言现象以生动
【摘要】《民航乘务英语》是空中乘务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文旨在引入 CDIO 教育理念,在分析《民航乘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标准的设计。对《民航乘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希望能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对空乘乘务教学给予方向性的指引。  【关键词】CDIO;课程标准;项目模块;任务驱动  【作者简介】杨继新(1979.02-),男
Ⅰ.Introduction  Under the Dome is a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practice in the form of documentary directedand made by Chai Jing, who was a former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journalist. This documentary
【摘要】藏族“民考汉”学生作为藏汉双语使用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和汉语的迁移影响,阻碍其英语认知过程。本案例研究基于对新舟中学藏族“民考汉”学生的课堂观察和访谈,发现他们能够掌握足够的英语知识和学习方法,但其语言输出经常受到藏语和汉语的干扰;这些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项目中经常发生语码转换现象;这一群体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持积极态度,但同时都表达了对学习过程中英语、汉语和母语冲突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