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和医嘱不一致到底听谁的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某报曾报道:“有病家反映,其5岁孩子患了感冒。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嗓子红肿,在处方上开了口服青霉素。她回家后给孩子服药前,不经意地看了一下说明书,谁知这一看让她‘没了方向’,说明书上清楚地写明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而孩子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她并不知道。在她的印象中,要想知道青霉素过敏是要做皮肤试验的,而医生并没有这个要求。如是口服青霉素药物不会引起过敏反应,那为什么又要在说明书上提醒?这药是吃还是不吃?“
  说明:医生在给患者使用口服青霉素时,未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或提醒其先做皮试的做法,不仅与说明书不符,也与诊疗常规不符,属于医生的疏忽所致,是非常危险的。
  观点:应该说,药品说明书虽然在药品申报过程中经过了众多专家的审核认可,而且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医生也仅仅是药品说明书的使用者之一,因此,也可能存在对说明书理解上和记忆上的一些偏差甚至是工作疏忽,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作为病人,吃药前也得多留个心眼,不仅就诊时需要仔细询问医生,吃药前还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减少药疗差错的发生。
  建议:一旦出现两者不一致时,病人首先要向医生提出质疑,如果医生不能够给予充分解释为什么这样开医嘱,则该医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医生是有法律义务对其医疗行为负责的。
  一位女士因嗓子红肿而就医,希望医生给她开点消炎药。医生听她描述完症状后,给她开了抗生素,这位女士回家后仔细阅读了药品说明书,只见上面写着主治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她糊涂了。说明书上没写这种药能治呼吸系统感染,她犹豫再三,不敢服用,又转回医院向医生问个究竟。后来,医生告诉她,该药经临床试验证实,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效果良好,已扩大了原有适应证,只是原说明书尚未更新,这位女士满意地离去。
  说明:无呼吸道适应证的抗生素被开给呼吸道感染患者,可能是该药的确对呼吸道感染有效,是临床上在适应证上的新认识。但无论如何,医生应向患者交代清楚,以示负责。
  观点:在临床上,不少医生通过临床积累,用一些超说明书用药方法为不少患者改善症状,消除病痛,带来了“福音”。例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需用甲氨蝶呤已是风湿免疫科治疗常规,但该药的中文说明书至今未记载该适应证。这表明,某些药品的临床实际用法在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只要其有理论依据和实际证明安全有效的证据,就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新发展。
  按照今年5月1日起实行的新《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有超说明书规定使用药物的权力,但是这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并且医生要通过再次签名来表示对其负责。
  建议:一旦出现两者不一致时,可以向医生提出异议。如果医生能够解释这是特殊的用法并表示对此负责,如再次签名,则可以相信医生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尊重医生的医嘱。
  总之,作为患者,对医生应该具有最基本的信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医生的处方或医嘱提出异议,但必须耐心听取医生的解释,在其言之有理的情况下,应自觉服从医嘱,按照医生制订的诊疗计划检查和治疗。而作为医生,在实际用药方法与说明书不一致时,医生首先应给患者必要的告知,并在处方上做必要的说明和签字,使患者恰当地理解它。
其他文献
退休后,我得了退休综合征。虽然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和药物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时好时坏,情绪常常有波动。经过几年的苦苦思索,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要出在心理和性格方面。过去,我没什么朋友,性格内向,兴趣不多,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居家,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一般地说,性格内向易生抑郁,而性格开朗的人很少患心理疾病,我很想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乐观开朗起来。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不断思索、总结,逐步转变、积累,现在
糖尿病是有着超过3500年历史的古老疾病,而胰岛素从发现至今仅约87年。但自胰岛素在1921年被成功分离并用于治疗糖尿病以来,就成为糖尿病基本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注射恐惧症、注射复杂性、社会氛围,以及患者认为会药物成瘾、生活被限制、应用胰岛素是病情加重等因素,胰岛素的应用仍不够及时和积极。由于延迟使用胰岛素,许多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因此,胰岛素给药系统的
近些年来,失眠症发病率成上升趋势,许多年轻人也被迫加盟失眠队伍。究其原因,大部分与生活方式不当有关,其中包括饮食习惯不合理。中医经典著作《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寐不安”,明确了睡眠与饮食消化之密切相关性。中医学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通过调理饮食,可改善睡眠质量。下述10种食物对助眠安神有较好的作用,你可以一试。  失眠者的饮食原则  ●临睡前不宜过饱进食。  ●忌浓茶、浓咖啡、辣椒、胡椒粉,戒烟,
关键词:春天 花粉 过敏反应    人间四月天,处处春意浓,花草树木竞相抽枝展叶,开花传粉,然而,在温暖和绚的春风中,却隐藏着危害健康的小小杀手,这就是“花粉”,它能使人产生“花粉症”。花粉症是变态反应疾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预防其发生的最理想方法就是在花粉播散季节避免接触,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难以做到,大多数花粉症病人还是需要依靠药物治疗。  花粉症是由吸入花粉变应原引起的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
哮喘好发于春秋花木生长繁茂之季,但到了夏季,随着气温转热,疾病会相应得到缓解,有些家长就松了口气。殊不知,此时正是呼吸道疾病治疗的最佳季节。因这时人体毛孔开泄,有利于敷帖药物的吸收,还可进行驱湿化痰逐瘀治疗,促进体内废物排除,有“四量拨千斤”的功效。除了小儿哮喘,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常被列入适宜的治疗对象。  冬病夏治小儿哮喘除了敷帖,还要家长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一、运动锻炼  
不可否认,近百年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现代医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一门十分完备和精细的特殊学科。但必须看到,现代医学存在许多不足、局限或无奈。    有许多疾病的病因不明  至今,仍有许多疾病病因不明或尚未完全明了,其中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常见病、多发病。这是因为许多复杂疾病的病因十分隐匿,要探明其真正原因十分困难,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目前,全球已有6亿人罹患慢阻肺,预计患病率还会继续上升。到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死疾病。在中国,有超过3800万慢阻肺患者,每分钟有2.5人死于慢阻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此病。  然而,由于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可能仅有肺功能的下降而无其他不适感觉。即使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时,患者也常会认为那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近日,中华医学会会长、广
1949~2009年,中国人健康水平在60年里有了很大提高,居民平均寿命有了很大增长。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1949年以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到2000年上升到71.4岁,目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3岁。另外,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居民营养水平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是国人健康水平提高的标志。那么,中国人的健康生活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本刊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从饮
处事能力是一个人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往往与个人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以及家庭幸福。它与个人的价值观,生活经历、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个人若能说话得体,交往有度,待人有礼,处事得当。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这样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幸福。而处事能力不是很好的人,不仅在事业上很难顺利发展,在家庭关系、朋友交往上
据统计,50%~80%的成年人曾患过腰痛,16%的病休是因腰痛而致。由此可见,腰痛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常见病、多发病。除药物和物理疗法之外,康复训练对治疗腰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康复治疗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做一些正确的运动训练,每天1~3次,每次10~30分钟,可以强壮腰部肌肉,并逐步  减轻和消除腰部疼痛。  根据腰痛所处时期,康复训练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急性期:初级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