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来个接力跑!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家庭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功能重建。当我们把关注的焦点从孩子身上转向家庭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让人焦虑甚至无解的育儿难题,答案已经浮出水面。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印度电影《起跑线》引起过不少中国家庭的共鸣,关于有没有起跑线、起跑线在哪里的说法,在家庭教育领域中也频频被探讨。当下,作为父母,我们该怎样理解起跑线呢?
  思考:起跑线对应什么比赛?
  顾名思义,起跑线就是赛跑时起点位置的标志线。生活中,我们常把它引申为孩子发展的起点。当我们这么用这个词的时候,其实我们在潜意识中已经把孩子的成长当成一场竞技性的比赛了。想要解析这个问题,首先可能需要反思,起跑线对应的是什么比赛。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两个误区: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一生是一场百米短跑赛,那么在培养孩子上,肯定就时刻希望孩子快人一步,心情迫切;另外一些父母则把孩子的成长看成是漫长的马拉松长跑,认为一开始就拼命的话,孩子会在后期体力不支、后劲不足,因此不够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易造成教育时机的延误。
  那么,孩子的成长到底是长跑还是短跑呢?如果我们仅盯着孩子自身看,似乎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当我们把聚焦点从孩子本身转向更广阔的家庭时,便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其实更像是一场与父母组队的接力赛。
  理解:父母是“第一棒”和助跑者
  父母请先“起跑” 家庭无疑是孩子成长最开始的地方和最重要的平台,其中,父母的文化资本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文化资本又具体分为3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客体化的文化,比如家庭里的书籍就是客体化的文化,家里的书多,并不一定代表孩子读得多,但充足的书籍可以为孩子的阅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第二方面是制度化的文化,比如父母在某个领域知识比较丰富,那么就能为孩子提供学习这类知识的较多机会。第三方面是隐藏于性情之中的文化,例如审美情趣、说话习惯、娱乐方式等,每个家庭的这方面文化都不尽相同。如果父母能够重视这三方面文化资本的积累,就等于是在“第一棒”中跑出了好成绩,当孩子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时,孩子的起点就已经“快人一步”了。其实,还没有意识到去积累的父母也不用着急,我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起跑”,依然比站在场外只督促孩子奔跑的效果要好得多。
  父母是幕后“助跑者” 一位社会学者曾把社会中的人看作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努力向他人展示自己,形容人们在社会中的表演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如果用这个比喻来看待家庭的话,那么可以看到,当孩子每次在前台奋力奔跑后,都需要回到后台进行缓冲和调整,以便准备下一次的奔跑。此时,后台快乐的情绪、和谐的氛围、满满的安全感、充足的自信对孩子下一步的拼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快乐、和谐、安全感、自信等构成的家庭养育氛围,将成为孩子下一次奔跑的重要起点和“续航站”。
  方法:父母如何更好地助力孩子奔跑
  放平心态,起点不止一次 父母不必过于担心经济收入不多、文化程度不高而影响了孩子“奔跑”的情况。为孩子搭建较好的初始平台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是与父母、与家庭的内在连接——家庭的幸福、大气、坦然、自信等都是助力孩子奔跑的动力,这些动力因素是处在任何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的父母都可以凭借自身修为做到的。
  放宽视野,起点不止一种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因此每个孩子的起点也不止一种。读书多的父母可以引领孩子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从书中汲取知识和成长的力量;美食达人妈妈则可以带着孩子从小一起买菜、做饭,从而培养出孩子更加多元的能力;喜爱旅行的父母可以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宽视野,充分调动父母自身的资源优势,才能帮助孩子真正绽放和享受他的精彩人生。
  放开手脚,起点不是方向 父母可以为孩子搭台,但不能帮孩子唱戏。当孩子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时,舞台上的主角就只有孩子自己了。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仅仅是起点,往哪个方向跑,要留给孩子将来自己选择。
  放开步伐,起点就在脚下 孩子的起点是家庭、父母,但这个起点绝不是静止不动的。家庭必须在方方面面不断前行,进行功能重建。目前,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影响下,家庭已从萌生形态的生殖型家庭、基础形态的生活型家庭向高级形态的学习型家庭进行转变。新时代的家庭应该成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長和发展的场所。
  征集
  你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起跑线?起跑线在哪里?欢迎留言分享。
  编辑邮箱:1023293404@qq.com
其他文献
11月15日,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发布了名为“开启大门”的年度报告,其中指出,在2009至2010学年,美国大学里中国留学生(不包括台湾地区)的数量从98235人增至127628人,猛增了30%,中国已超越印度首次成为美国大学中外国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  与此同时,“海外镀层金、回国拿高薪”的情势不复存在:“海归”的年薪行情由过去的几十万跌至几万。纯粹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留学的投资回报率在逐渐变低。 
2011年是新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收官之年,成效已初显。目前,全民基本医保惠及了我国95%的人口;基本药物的价格下降了30%左右;全国70%的地区建立了达标的乡镇社区卫生机构;中央财政三年共新增医改资金3318亿元……  尽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逐步缓解,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困依旧是老百姓享受国家政策利益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政府财政补贴不足,已成为许多地区医疗机构改革受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
一转身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进入高龄之列,再不生小宝宝,这辈子就跟当妈妈无缘了。赶紧着手准备,这才发现以前轻而易举的事,现在竟然需要面临先兆流产、妊娠糖尿病、早产、难产及产后恢复难等一系列拦路虎。高龄怀孕=高危?如何才能顺利生下健康聪明的宝宝?  高龄孕妇流产率大大增加,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也高于适龄产妇。另外,高龄孕妇早产及难产风险也在加大……好在,只要我们提前做足准备,就能一路闯关
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喜欢把育儿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这非常正确!育儿的主要责任人就是我们自己。但是,你知道该如何去调配和管理好帮助我们带娃的祖父母吗?是时候提升你管理家庭育儿团队的领导力了!  隔代育儿虽然问题重重,但城市中的大多数家庭迫于无奈,依然需要维持这样的育儿方式,组成祖父母 年轻父母的育儿团队。不可否认的是,年轻父母就是这个家庭育儿团队的领导者。不过,想要出色地管好这个团队,可不是
在社会心理学中,一项颇为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就是旁观者效应:在场负有帮助责任的人越多时,每个人的助人意愿就会越下降。而这种效应在5岁的孩子身上也被观察到。  德国的心理学家在一项实验中,故意碰倒桌子上的一杯颜料,并高呼请求5岁的孩子来帮助他。  当只有1个孩子在场时,  90%多的孩子会施以援手;  有3个孩子在场时,  这个比例下降到只有50%。  不过,如果另外两个孩子被限制在围栏后面,无法提供帮
10月21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礼堂内时而掌声雷动,时而安静得只能听到那些感动的啜泣。讲台上孟佩杰的故事,让同龄人感动不已。  今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六部委启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确定全国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为317名。经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全国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会评选、综合评定等程序,郭明义等54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2月12日,临近岁末,进入“大雪”后的北京,寒气袭人。在这一天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民生”二字则“炙手可热”。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10年来最晚的一次会期,外界由此揣测当下中国经济的复杂境地和高层决策的谨小慎微。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如何“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握二者的最佳平衡点,并非易事。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1年,生活,也许充满酸甜苦辣,也许还
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3岁以下的儿童触屏的主要内容是动画片,其次是电视台制作的低幼节目。而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如数家珍、津津乐道的,则是动画片中那些他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除了喜爱,你知道他们对孩子还有哪些影响吗?  达诺维奇教授的经典研究是关于在电视或其他屏幕媒体中,孩子熟悉的动画形象是如何影响他的决策和学习的。  这个时代,在我们常见的媒体中,包括电视、平板电脑、网络以及街边的路牌广告中,总能看到商
环保部门对PM2.5数据讳莫如深,主要是担心由此遭遇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使完成“蓝天计划”变得困难。    前几天北京的雾霾天气让人感觉污染严重,加之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与北京市官方的数据差别较大,北京市环保部门遭遇巨大的舆论压力。在多次向公众释疑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11月8日起正式对个人开放,市民打电话预约后,就能走进监测中心,参观空气质量监控数据从收集到发布的全过程。  北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且多雨潮湿。人们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不断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稍不注意就会诱发一系列的湿热疾病。孩子的免疫系统还不成熟,且不懂自我防护,湿热疾病的发生比例远高于成人。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热邪具有炎上、耗气伤精、生风动血的特点,而湿邪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针对湿热的这些特性,在夏季孩子容易患上的以下这些疾病,统称为湿热病。   常见病症之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季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