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叉头转录因子M1 (FOXM1)、叉头转录因子O3a(FOXO3a)的表达调控,以及RNA干扰技术下调FOXM1、FOXO3a的表达后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其对AG1478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FOXM1和FOXO3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瞬时转染FOXM1和FOXO3a小干扰RNA (siRNA)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和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集落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结果 AG1478呈时间依赖性抑制FOX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转染FOXM1 siRNA后,FOXM1 mRNA和蛋白及其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c-Myc、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21和剪切后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则明显上调(均P <0.05).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FOXM1 siRNA转染组的集落数分别为(135.3±7.0)个、(125.3±7.5)个和(37.3±8.6)个,阴性对照组和FOXM1 siRNA转染组的集落形成抑制率分别为(7.40±0.94)%和(72.40±6.09)%(P<0.05).FOXM1 siRNA转染组的G2/M期细胞比例为(55.60±4.83)%,明显高于空白组[(24.30±1.95)%]和阴性对照组[(21.30±2.06)%,P<0.05].转染FOXM1 siRNA后,可明显增加A549细胞对AG1478的药物敏感性(P<0.05).AG1478可诱导活化的FOXO3a分子表达并促进其核定位;转染FOXO3a siRNA后,FOXM1蛋白水平明显上调,并通过活化的AKT削弱AG1478对FOXM1表达的抑制.结论 AG1478通过诱导活化的FOXO3a表达及胞核重定位,下调FOXM1的表达,进而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增加肺癌细胞对AG1478的敏感性.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通过叉头转录因子O3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叉头转录因子M1表达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478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叉头转录因子M1 (FOXM1)、叉头转录因子O3a(FOXO3a)的表达调控,以及RNA干扰技术下调FOXM1、FOXO3a的表达后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其对AG1478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FOXM1和FOXO3a mRNA和蛋白的表
【机 构】
:
(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0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201900上海交通大学
【出 处】
:
中华肿瘤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给予以紫杉或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自体CIK细胞治疗,对照组进行定期随访.所有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均给予内分泌治疗,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行胸壁和区域淋巴结放疗.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EORTC)制定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
三维培养技术是相对传统二维平面培养的一种培养技术,通过提供相应的细胞基质,构建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模拟三维微环境,从而实现细胞与组织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培养模式.传统的二维平面培养最主要的缺陷是缺少细胞基质,不能形成有效的空间结构,无法模拟正常物质代谢运输及内分泌作用.三维培养技术在准确再现肿瘤立体结构的同时,将为肿瘤研究者进行肿瘤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更精确的研究对象,促进研究者对肿瘤细胞相关的基质细胞信
目的 探讨胆囊癌患者术后放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和43例术后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患者在不同病理分期及切缘情况下的生存时间和1、3、5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放疗组中,Ⅲ期胆囊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7%、23.5%和18.2%;单纯手术组中,Ⅲ期胆囊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
目的 探讨缩野调强放射治疗(RF-IMRT)用于中晚期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1例ⅡB~ⅢB期子宫颈癌患者行RF-IMRT(RF-IMRT组),具体放疗计划为先行全盆IMRT,给予处方剂量30 Gy,然后缩野照射淋巴引流区、宫颈旁及宫旁组织,再给予处方剂量30 Gy.同时对该组患者采用ADAC Pinnacle3计划系统拟设常规二野放疗
患者男,41岁,因大便次数增多伴血便1个月,肠镜检查显示直肠癌,于2011年2月入院.患者既往患慢性乙型肝炎20年,未经治疗.在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示,距肛门8~20 cm可见菜花状隆起糜烂.活检病理示,直肠乙状结肠腺癌.2011年2月25日,在我院行上腹部增强CT检查,示肝右叶多发占位,多为肿瘤性病变,可能为肝癌,不除外转移.血清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为
目的 研究糖原合成激酶3(GSK-3)活性形式pGSK-3α/β (Tyr279/216)及其下游分子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胆管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GSK-3α/β(Tyr279/216)和XIA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GSK-3α/β (Tyr279/216)和XIAP蛋白在
据2009年统计,全世界已有超过100万人患结直肠癌[1],其中与遗传相关的结直肠癌约占结直肠癌的20% [2].这部分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但不符合表型诊断标准,对该部分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会大大改善其预后.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的发展,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分子基因病因已有部分明确,进而对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分类、命名和筛查诊治有了新的认识和改变.遗传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手术是
目的 探讨胰岛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胰岛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51例患者中,38例胰岛素瘤患者均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13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中,无特异性临床症状5例,感上腹胀痛不适8例.术前超声检查、多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内镜(EUS)的阳性率分别为43.1%、69.8%、62.5%和64.7%,与术中超声(IOUS)检查(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受体(PD-L1)的表达特性,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133例肺癌患者、25例肺部感染患者和23例健康志愿者的抗凝全血100μl,采用多色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 CD8+T细胞亚群的比例为(38.83±1.74
目的 探讨盆腔肿瘤手术中常见大出血的类型及临床特点、处理理念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03月,19例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大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盆腔肿瘤手术中大出血的经验教训,分析大出血的手术技巧.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中,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7例,术中髂内静脉出血5例,骶前静脉丛出血并髂内静脉出血6例,髂内外静脉出血1例.6例骶前静脉丛和4例髂内静脉大出血行缝扎止血;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