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观察

来源 :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an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687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8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开展血常规检测,并采用胶乳增强比浊法对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并观察单独血常规检测、单独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感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检测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感染阳性率为97.81%(672/687),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测的90.39%(621/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高于单独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83.55%(574/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提高诊断感染性疾病的准确率,可以为临床诊断以及用药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37)
目的探讨个体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访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体人性化护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浆D-dimer(D-二聚体)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北京热景公司生产的MQ60检测99例AC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D-dimer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我市食品卫生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2002年各类食品监测合格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近4a总食品监测合格率逐年上升,但个别种类合格率偏低,与卫生设施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