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和激发中学生的潜能,同时探讨了互联网可能对中学生造成的危害及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中学生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理都快速发展的阶段,能积极接受新鲜事物,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目前,互联网+时代正飞速走入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在互联网中存在良莠不齐信息的环境中,如何引导学生甄别信息,利用网络更好的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据调查,目前全国中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58.5%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时间“比较少”,上网时间并不满足。现在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无线wifi的普遍应用,即使在中学生学习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学生对使用手机上网也是乐此不疲,甚至成为某些学生唯一的乐趣。
  1.互联网+时代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教育是一种有助于创新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老师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学生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老师摸清、摸准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互聯网+时代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互联网海量的资料和信息为中学生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教育,在网络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经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中学生从现在起养成网上查找资料,网上听课,在“空中课堂”的BBS上和同学们交流学习经验,提出疑问等学习的习惯,这对终生学习都是有益处的。比如现在针对中学生的数理化、英语等的网课很多,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弄清楚的问题可以通过网课来解决,或在网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多数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加自由、便捷,选择性也更强。
  3.互联网+时代有助于开发中学生内在的潜能
  由于网络的包容性,使上网的学生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学生可以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且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有效地开发出来。网络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中学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应用于教育、商业、政府、国防等各行各业,可谓无处不在,新世纪的发展要求已经把网络的应用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它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学生已经把网络技术当做自己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4.互联网+时代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呈现爆炸化,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学生“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垃圾可能弱化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中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从而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网络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经常上网会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互联网还会使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学生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学生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中学生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5.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教育的对策
  处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既是当代中学生的幸运,同时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对互联网的各种信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优势,又要尽可能的避免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危害。首先,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中国青少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特点及影响分析——基于全国8省市抽样调查数据[J].中国青年研究,2015(07):5-10
  [2]徐雨月.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J].传媒观察,2012(10):29-31
  [3]程建伟,刘华山.互联网使用:促进还是抑制青少年思维发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05):51-56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掀起了一场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潮。笔者结合行政职业学院的实际,从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和丰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改革工作实际,对中职传统的课业评价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形成性多元化的新的课业评价与考试考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课业评价;考试方法  课业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之一,如何适应职业教育及其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
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当前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专门的行政问责法规制度,即便在已有的关于行政问责的具体规定中也存在不少缺陷。为此,行政问责法制建设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完善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呈现被动状态,主要表现为参与的行为被动、方式被动、制度被动、途径被动。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淡薄,对社区参与的利益实现功能
【摘 要】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尚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数学课把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教与学融
【摘 要】物理科目是初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而滑动变阻器则是物理学科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通过浏览多年的中考物理题可以发现,无论是哪种题型都能够看到滑动变阻器的存在,由此看出,想要掌握好初中物理的核心,就要掌握好滑动变阻器的知识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滑动变阻器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关于电路的工作原理、作用、限流作用等。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再强调重点内容,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对滑动变阻器的知识点掌握不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广东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香港企业的合作,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题,并继续实行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