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是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写作是英语学习者语言知识,技能的综合反映。作为信息输出的一种重要手段,写作往往被用来衡量学习者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
对学生写作中的错误进行分析与归纳,是帮助学生找出错误根源、提高与改善写作能力的关键。笔者通过对本校高三学生作文的调查与研究,将高三学生的写作错误归因于:语际迁移引起的错误,语内迁移引起的错误,“成品中心法”负效应,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错误。
1. 语际迁移 (Inter-lingual Transfer)
中国的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在词汇应用、语法规则和思维方式上和本族语学习者均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英语作文的谋篇布局上便容易发生错误。他们往往将母语的词汇,语法运用到目的语的学习中,使得目的语受到母语干扰,形成中式英语,产生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语际迁移通常表现为词汇迁移和语法迁移两个方面。在词汇的选择上,由于对目标语缺乏深入的理解,学生们往往会根据中文意思,选择英语中的对应词,词汇的负迁移导致了不地道的表达方式。例如:come true one’s dream (词汇迁移)。应改为:realize one’s dream/ make one’s dream come true中英文的语法规则存在着极大差异,英文讲求形合(hypostasis),中文讲求意合(parataxis)。英文重视句子结构,词性的相对位置比较固定,同时,否定,省略,强调,倒装等都有其固定的句子结构。而中文中句子结构比较灵活,不受人称、时态和数的影响。语法结构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困扰,从而形成语法的负迁移。例如:As he is young, he knows a lot.(语法迁移)。应改为:Young as he is, he knows a lot.
2. 语内迁移 (Intra-lingual Transfer)
二语习得者写作中所犯错误并非都源于语际迁移,有些错误是由于目的语自身的语言规则所造成的,被称之为“语内错误”,Richard把它称之为发展性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
这类错误主要被归纳为过度概括和省略简化。
Richards(1974)认为, 过度概括是指学习者经常构建一些新的在目的语言中根本不存在的结构,因为他们想当然会认为这些结构是相类似的情况。这类错误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没有深入理解,从而进行错误的类推,生搬硬套。在学生写作中可以发现很多错误的例子,如,suggest sb. to do sth, demand sb. to do sth便是由于advise sb. to do sth过度概括而来。又如,The audience bursted into laughter. 很多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是规则变化,直接加-ed, 学习者过度概括了这一规律,忽视了动词的不规则变化。该句应改为:The audience burst into
laughter.
省略简化指的是省略了剩余信息, 即省略了超过了传递最少需要量信息的那部分内容,这通常是学习者过分简化的结果。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果忽略了规则的限制,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例如: Life without goal like sailing without compass.应改为: Life without goal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compass.
3. “成品中心法”负效应
“成品中心法”是一种以最终的产品而不是写作过程为中心的方法,一些写作问题正是由于“成品中心法”的广泛使用而导致的(张莹,2006)。由于“成品中心法”的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套用好的句式及机械地背诵范文,缺乏自我判断思考及创造力。在高考阅卷的过程中,许多阅卷教师发出了作文千篇一律,言之无物,重结构轻内容的感慨。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既然错误无法避免,教师就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写作中的错误,使其成为一种教学资源。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其次,引导教师调整课堂教学。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有效提高作文水平,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输入的培养。首先,指导学生多背诵作文范文。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作文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中式表达,形成语言的负迁移。作文范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地道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其次,增加阅读量。通过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完善自己的表达方式。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应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语言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操练,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对学生写作中的错误进行分析与归纳,是帮助学生找出错误根源、提高与改善写作能力的关键。笔者通过对本校高三学生作文的调查与研究,将高三学生的写作错误归因于:语际迁移引起的错误,语内迁移引起的错误,“成品中心法”负效应,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错误。
1. 语际迁移 (Inter-lingual Transfer)
中国的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在词汇应用、语法规则和思维方式上和本族语学习者均存在差异,因此他们在英语作文的谋篇布局上便容易发生错误。他们往往将母语的词汇,语法运用到目的语的学习中,使得目的语受到母语干扰,形成中式英语,产生母语的负迁移现象。语际迁移通常表现为词汇迁移和语法迁移两个方面。在词汇的选择上,由于对目标语缺乏深入的理解,学生们往往会根据中文意思,选择英语中的对应词,词汇的负迁移导致了不地道的表达方式。例如:come true one’s dream (词汇迁移)。应改为:realize one’s dream/ make one’s dream come true中英文的语法规则存在着极大差异,英文讲求形合(hypostasis),中文讲求意合(parataxis)。英文重视句子结构,词性的相对位置比较固定,同时,否定,省略,强调,倒装等都有其固定的句子结构。而中文中句子结构比较灵活,不受人称、时态和数的影响。语法结构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困扰,从而形成语法的负迁移。例如:As he is young, he knows a lot.(语法迁移)。应改为:Young as he is, he knows a lot.
2. 语内迁移 (Intra-lingual Transfer)
二语习得者写作中所犯错误并非都源于语际迁移,有些错误是由于目的语自身的语言规则所造成的,被称之为“语内错误”,Richard把它称之为发展性错误(developmental errors)。
这类错误主要被归纳为过度概括和省略简化。
Richards(1974)认为, 过度概括是指学习者经常构建一些新的在目的语言中根本不存在的结构,因为他们想当然会认为这些结构是相类似的情况。这类错误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没有深入理解,从而进行错误的类推,生搬硬套。在学生写作中可以发现很多错误的例子,如,suggest sb. to do sth, demand sb. to do sth便是由于advise sb. to do sth过度概括而来。又如,The audience bursted into laughter. 很多动词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是规则变化,直接加-ed, 学习者过度概括了这一规律,忽视了动词的不规则变化。该句应改为:The audience burst into
laughter.
省略简化指的是省略了剩余信息, 即省略了超过了传递最少需要量信息的那部分内容,这通常是学习者过分简化的结果。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如果忽略了规则的限制,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发生。例如: Life without goal like sailing without compass.应改为: Life without goal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compass.
3. “成品中心法”负效应
“成品中心法”是一种以最终的产品而不是写作过程为中心的方法,一些写作问题正是由于“成品中心法”的广泛使用而导致的(张莹,2006)。由于“成品中心法”的引导,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于套用好的句式及机械地背诵范文,缺乏自我判断思考及创造力。在高考阅卷的过程中,许多阅卷教师发出了作文千篇一律,言之无物,重结构轻内容的感慨。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既然错误无法避免,教师就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写作中的错误,使其成为一种教学资源。首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其次,引导教师调整课堂教学。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有效提高作文水平,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输入的培养。首先,指导学生多背诵作文范文。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作文中往往会出现许多中式表达,形成语言的负迁移。作文范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地道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思维的影响,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其次,增加阅读量。通过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完善自己的表达方式。再次。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应想方设法创设生动的语言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操练,增强学生的语感,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