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德育教师应在德育课堂中潜移默化灌输学生团队理念,采取有效测策略激发团队意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德育课堂教学中从组建团队、设计团队作业、团队游戏、团队考核四方面培养职校学生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团队理念;灌输
  团队理念是团队所有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意愿,主要包含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我校就业办做的企业调查中,有76.8%的企业将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列为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在德育课教学中灌输团队观念迫在眉睫。
  一、 团队建设
  课堂伊始,应向学生介绍何为团队,团队工作较个体工作的优越性在哪里。并宣布本学期的课程都是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的,团队作业、团队讨论、团队活动、团队考核必不可少,使得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新颖的教学方式。
  团队合作的第一步即组合团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平均6~8人为宜,人数过多难以保证每个人的参与机会,人数过少活动氛围难以形成。分组可采取随机组合法、学生自愿法、教师组合法等多种方法,建议新生班尽量维持其原有团队人,即以宿舍或现有小组成员为一团队,以便他们尽快熟悉;而老生班则尽量打乱他们现有团队,引导他们要适应与不同人员合作。在团队组成后,引导他们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进行各个组员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位组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团队组建的另一重要步骤是选定一个让小组成员信服的、具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是团队工作的核心和组织者,主要负责小组人员召集、任务分配等。确定组长后,由组长牵头讨论确定团队名称及口号,并设计小组LOGO和展示动作,完成后团队全体成员共同进行展示,通过这一步先让各位同学确立团队观念。
  二、 团队作业
  团队组建完成后,便可开展系列团队活动项目,如团队讨论、团队调查、团队报告等等。团队作业的布置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使得团队活动具有目的性,教师应及时关注、记录学生的团队表现,鼓励团队之间积极竞争,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受团队理念的洗礼。
  首先,作业需明确团队合作的目标和任务,还需结合专业特点,让团队成员可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留下充分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主动性,还可提高某些专业能力。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布置团队进行最受学生欢迎商品调查与推销,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在不断地头脑风暴中,主动设计调查表,收集资料,撰写分析报告,设计推销方案,并分工合作进行现场展示。团队在完成了项目任务同时,对商业调查、撰写分析报告、销售口才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针对幼师专业,则让团队进行新闻播报作业,让她们从采访、写稿、编辑、主持、播报方面进行完成,在完成团队作业的同时,她们的写作、设计、主持和普通话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些作业,既培养了学生适应岗位工作能力,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其次,教师要随时关注作业过程,应对学生团队作业的闪光之处极力表扬,团队合作和智慧汇集的成果是团队精神的重要体现,在赞许和鼓励中鼓舞团队士气。当前对于团队工作中的不足也应及时以适当的方式指出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最后,教师应鼓励团队之间的竞争,迈入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课程中应始终贯彻竞争理念,在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理念和团队意识,营造良好的团队间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竞争的内驱动力。教师也要避免在团队中出现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提倡公平竞争。
  三、 团队游戏
  团队游戏是一种培养学生团队理念的有效方法,寓教于乐中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快乐,感受团队合作的神奇力量。因此,德育老师可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有趣的团队游戏,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游戏,也可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拓展活动训练。课堂游戏可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引入,团队游戏种类众多,对游戏设计目的、人数、场地、时间、游戏方法、点评等方面应做详细说明,保证团队游戏的顺利进行。户外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如登山、远足等多种拓展训练,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熔炼团队精神,在团队游戏中能够有效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团队意识、社交能力。
  四、 团队考核
  团队作业、团队游戏等团队行为使得团队考核成为必需。学生学业的考核由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共同组成,个人成绩包括考试、个人作业、课堂表现、出勤方面,团队成绩主要来自团队的共同成绩以及团队的自评。共同成绩主要是教师对团队作业、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表现的考查的分数,团队自评是所有团队成员对每位成员的表现进行讨论后依据成员对团队的贡献和努力程度评估。科学评估考核学生的团队成绩,是保持团队认同感,增强团队凝聚力的保障,是防止个别同学偷懒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当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团队协作学习具有凝聚力的体现、潜力的激发、团结友爱等优势,无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是在社会实践、实训实习中,都可运用团队协作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学生对团队的责任感,学生的个人知识技能、奋斗目标都会伴随提升,进而提高职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勇.浅谈在中职教学课堂设计中如何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J].才智,2016(21):138.
  [2]颜雪莲.论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問题与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2):98-100.
  作者简介:
  冯熙,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是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通过情景教学、合作探究、激励评价等优化策略,使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美术课堂生命力的激发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效课堂;方法;美术;教学  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阵地,其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美术教学的成败。本文就美术课
摘 要: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强化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完成好的教学任务。从高中音乐课改创新的角度出发,高中音乐课程体系应该顺应学生的发展,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理念,争取让音乐教育能够在塑造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审美视屏,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文就针对高中音乐教学,探究如何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有效对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要去发现探索的年纪,三观尚未定型,对万事万物都存有学习之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当正确引导他们站在艺术的角度,通过美的感知,进一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图画色彩的同时发现人文色彩。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素养;感悟  一、 研究背景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门技能技巧的培训课程,更是一个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时期、不用地域的艺术作品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人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信用建设的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生存下去越来越难,因此,应收账款在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应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加大力度,所以,尽可能地减少甚至避免企业有关损失的发生,却保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进展,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成为当今企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应收账款;竞争力;信用建
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數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习惯培养;环境  在人们的传统思想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因素在智商。智商高的孩子一定学习好,智商低的孩子一定学习不好。其实不然,现代的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