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722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云南省曲靖市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施用紫花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绿肥紫花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产值和净收益,施用紫花苕后减少化肥施用量20%也比全量施用化肥的玉米产量、产值和净收益高。在施用紫花苕的部位中,根茬 鲜草都施用的效果最高,其次为根茬,鲜草处理的效果最差。
  关键词:绿肥;紫花苕;玉米;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06
  1 试验目的
  绿肥是利用植物生长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绿色体,直接、异地翻压或经堆沤后施用到土壤中用作肥料的植物体[1],绿肥的种植利用可以提供养分、合理养地、部分替代化肥、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2],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3]。云南省曲靖市属温凉地区,一直有种植绿肥的传统,近年秋播绿肥面积在9.3 万hm2以上,其中以豆科绿肥紫花苕为主,占到近90%的面积[4]。为了进一步明确施用紫花苕不同部位与化肥配施对曲靖旱地玉米生产的影响,开展了田间试验,为明确绿肥不同部位的肥效,减少生产玉米的化肥用量,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于2013年3~9月在云南省曲靖市越州镇新田村进行。该地海拔1902m,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在的气候类型,年均温14.5℃, 年平均日照2008h,年降水量1006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无霜期270d。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试验地土壤为山原红壤,肥力中等。供试玉米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云瑞8号。绿肥为光叶紫花苕。
  3.2 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共设9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小区面积为36 m2。试验处理如表1。
  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普钙(含P2O5 12%),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50%),磷钾肥为一次性全部作底肥施用,30%氮肥在拔节期追施,70%氮肥在大喇叭口期施用。根茬还田处理为紫花苕在盛花至结荚初期,人工割除鲜草,留根茬在土壤中,再深耕翻压,使全部根茬保留在整个耕层中,根茬还田量为本小区全部根茬。鲜草还田为紫花苕在盛花至结荚初期,人工割鲜草粉碎后覆盖在需鲜草还田的小区上,再深耕翻压,耕深要求20~25cm,使鲜草保留在整个耕层中,鲜草还田量为15000 kg/km2。根茬 鲜草还田处理为紫花苕在盛花至结荚初期,及时人工收割后粉碎作业,粉碎长度不超过10cm,再深耕翻压,耕深要求20~25cm,使根茬、鲜草保留在整个耕层中,根茬还田量为为本小区全部根茬,鲜草还田量为15000 kg/km2。
  试验于2013年4月8日播种,8月20日收获。种植密度为62500株/km2,试验过程中除因设计处理差异外,其他均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
  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农学性状的影响
  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各个处理的玉米农学性状表现见表2。结果显示,各个处理的农学性状有所不同。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减量化肥 根茬 鲜草、常规施用化肥、减量化肥和常规施用化肥 鲜草这五个处理的株高是最高的,與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而无肥对照处理的株高是所有处理中最低的,与其他处理也有显著差异。无肥对照处理的茎粗数值也是最小的,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无肥对照处理的穗粗数值是最小的,而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的穗粗数值是最大,两者与其他处理都有显著性差异。各个处理的包实粒数差异较大,其中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数值最大,其次为减量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
  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处理和常规施用化肥 鲜草处理,而无肥对照处理包实粒数最小。各个处理的穗长和千粒重没有显著性差异。
  从与产量直接相关的性状来看,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减量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处理3个处理应是所有处理中较优的处理。
  4.2 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3表明了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各个处理玉米的产量,产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减量化肥 根茬 鲜草、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常规施用化肥 鲜草、减量化肥 根茬、减量化肥 鲜草、常规施用化肥、减量化肥、无肥对照。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和减量化肥 根茬 鲜草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无肥对照处理产量最低,与其他处理也有显著性差异。施用化肥和紫花苕的处理比无肥对照处理的产量高了2241.0~4462.5 kg/km2,30.65%~61.03%;施用紫花苕的各个处理也比单纯施用化肥的处理产量高,在均有常规施用化肥的4个处理中,3个施用紫花苕的处理比单纯化肥处理产量高570.0~1687.5 kg/km2,5.65%~16.73%;在均有减量化肥的4个处理中,3个施用紫花苕处理比单纯化肥处理产量高631.5~1693.5 kg/km2,6.61%~17.73%。施用紫花苕的各个处理中,化肥 根茬 鲜草的2个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化肥 根茬,化肥 鲜草处理玉米的产量较低。
  表4表明了紫花苕不同还田部位与化肥配施各个处理玉米的产值和净收益,产值和净收益从高到低的排列依次均为: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 鲜草、减量化肥 根茬 鲜草、常规施用化肥 根茬、常规施用化肥 鲜草、减量化肥 根茬、减量化肥 鲜草、常规施用化肥、减量化肥、无肥对照。施用化肥和紫花苕的处理比无肥对照处理的净收益增加2936.96~6993.70 元/km2;施用紫花苕的各个处理也比单纯施用化肥的处理经济效益高,在均有常规施用化肥的4个处理中,3个施用紫花苕的处理比单纯化肥处理收入增加1140.00~3375.00 元/km2;在均有减量化肥的4个处理中,3个施用紫花苕处理比单纯化肥处理收入增加1263.00~3387.00 元/km2。
  4.3 讨论
  绿肥可改善土壤养分含量,绿肥和化肥合理搭配施用更能使作物优质高产。本试验表明在玉米生产中,绿肥紫花苕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产值和净收益,施用紫花苕后减少化肥施用量20%也比全量施用化肥的玉米产量、产值和净收益高。在施用紫花苕的部位中,根茬 鲜草都施用的效果最高,其次为根茬,鲜草处理的效果最差。在该地的玉米生产中,建议减量化肥加使用绿肥紫花苕全部部位或者是根茬。
  参考文献
  [1] 马卫萍,苏宝新,李志杰等.黄淮海地区绿肥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J],华北农学报,2010,25(8):75-79
  [2] 曹卫东,黄鸿翔.关于我国恢复和发展绿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4):1-3
  [3] 李子双,廉晓娟,王薇等.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3,30(7):1135-1140
  [4] 杜东英,王劲松,郭云周等.曲靖市绿肥生产与利用[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12):40-42
  作者简介:任石所(1962-),男,云南省曲靖市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技术研究与推广。
其他文献
摘要 生活处处有精彩,到处都充满了学问,这也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美。这就必须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写作教学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以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为了使偏瘫或截肢患者能够通过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更有效的康复训练,使用MYO手环采集上肢肌电信号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分类器的训练,识别出目标动作后,对上肢机械设备进行实时控制。文中主要采用Matlab编程,通过对多种类上肢动作肌电信号的采集与识别,设计出一套实时上肢动作模式识别系统。表面肌电信号作为假肢与机械臂的控制源,展现出很大的潜力和优势,特别是在医疗康复领域,可帮助患者进行更有效的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亲身的景区建设经验,从观赏性、标志性小品和实用性园林小品2个方面探讨了园林小品和设施在建造时应遵循的要求和原则,希望能够为园林小品的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园林;小品;设施;要求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44  青州市南阳河,是弥河的支流,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美丽的风景线。2003的12月,南阳河景区被评为
摘要 “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合理应用“微课”却是一种艺术和技巧,本文针对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技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微课;运用;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8,C931.1,D924.13,G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010-01  在目前逐步进入深化改革的小
摘 要:本文简述了农业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业科技人员及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工作难点,并探讨了做好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工作应该关注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农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摘 要:对林麝开展深层次解剖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其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本文在未改变林麝材料各器官自然形态结构下,采用回冻法对林麝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关系进行解剖研究,充分保留了各脏器的原有色泽和形状,有效的缓解了林麝尸体腐烂速度,提高了林麝材料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收集各组织器官的细微解剖数据,为林麝的解剖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林麝;解剖;回冻法  中图分类号:S865.41
摘 要:综述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农作物抗生物/非生物胁迫中的能力,以及在改良农作物遗传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使转基因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关键词: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Q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01  农业转基因技术就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屏障,将高产、抗胁迫、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的基因利
摘 要: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常常孤植、丛植乌桕于草坪和湖畔、池边,是庭园、公园绿化美化必不可少树种。按照实生苗培育、嫁接等方法,科学培育苗木,操作简便、管护容易、投资小,是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好门路。  关键词:园林价值;播种育苗;嫁接育苗;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 乌桕园林价值  乌桕树冠整齐,叶形秀丽,集观形、观叶、观果于一体。乌桕5月开花,深秋结实,它“绿荫护夏
摘 要:蝼蛄是蔬菜生产上常见虫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蝼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各个分类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蝼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608 文献标识码:A  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有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在北方各地。东方蝼蛄,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
摘 要:吉林省属资源型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矿和电力发达,每年会产生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而对其利用则比较单一,主要是作为水泥的添加组分制备建材。本文通过利用工业固废进行地质聚合物制备试验,希望能为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工业固体废弃物;地质聚;合物;钢渣;粉煤灰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