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

来源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TRE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西北五省(区)抢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机遇,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2006-2019年西北五省(区)年度统计数据为样本,在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西北五省(区)的区域金融生态水平,并深入探讨五省的金融生态空间差异和空间相关性,进而为新时代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有益建议.研究表明:在时间维度上,西北五省(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呈现稳步改善的发展趋势,但各省的改善程度不一;在空间维度上,西北五省(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显著负空间相关性,总体上各省域间存在空间集聚性与依赖性,局部上反映为低高空间聚集和高低空间聚集,且各省(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东南西北方向高而东北西南方向低的发展状态.未来西北五省(区)要着力提高资金供给水平,夯实经济产业基础,加强区域法制和信用环境建设,构筑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体,才能实现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地方政府债务是用来平衡地方财政收支的主要工具.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国地方政府或明或暗开启了发债大幕,金融危机后呈急剧扩张态势,2008年至2013年间,地方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翻了一番.为规范并监管地方政府债务融资,2014年国发43号文和财发351号文相继发布,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持续扩张.何以如此?陈会玲副教授的学术专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出版)对此展开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部具有创新性的重要著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