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n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入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向来存在着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核心,融天地万物与人为一体,把人的伦理精神、道德情,的提升与超越放在首位。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职业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被程序化,人的感性一面受到压抑,而人的理性一面却得到了超前的发展,人本身也被过分地理性化了。同时,高效率的工作,生活节奏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冷漠了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物欲横流更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变得更加焦虑和不安,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因此,呼唤人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追求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精神生活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
  众所周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美术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生美术学习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堆积、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感相联系,将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已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里。
  总之,培养学生人文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去作好这方面的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要覆盖人的发展的全部过程,实现终身学习,学校教育不是要使学生在学校学完终身够用的知识,而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人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鉴于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期,培养学习兴趣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分析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研究为方向,对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方法开展较为深入地探索,并对互动教学法
2010年3月31日中午12时左右,我校初四一张姓男生用马刀砍了一郑姓男生头,将郑姓男生头皮开3—4厘米口子,骨头掉下一小块,郑姓男生用桌子腿打了张姓男生的头。场面残忍惊人。两男生竟然是为了争夺初三年级一女生导致斗殴,竟然动用了长砍刀。现在的中学生,真是胆大妄为!事件发生后,双方家长先是各自为自己的孩子看病,后来在学校的协调下张姓学生家长一次性支付郑姓学生家长5万元作为最后了断。郑姓学生转回老家上
中学语文课是一门具有鲜明思想性的学科,而思想性的体现离不开作者的感情。从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所选文章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民族色彩,同时又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政治倾向和一定的阶级意识、意志、情感。特别是那些典范性的作品,不仅有思想教育作用,而且有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作用。  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繁采寡情,味之必厌…为情者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课堂小测则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辅助方式,适时适度的实施有助于及时调整学生上课状态,增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度,克服遗忘,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及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小测 有效教学 课堂评价    所谓“课堂小测”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中一个教学环节,顾名思义就是在课
【摘 要】本文提出课堂教学目标要简明、课堂教学过程要简洁、课堂教学方法要简朴,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简单课堂;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积极推动了教学的提升,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综合课堂教学现状,我认为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不少课目标多头,盲目追求教学的丰富和厚重,结构复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要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物理教学;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物理学科由于其概念多,规律抽象等特点,让很多学生
摘要 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以老师讲授为主,让学生在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知识的基础上,模仿和记忆范文。熟悉该类作文的写作模式,反复练习。使学生记住更多的词、句及应用环境,最终形成对语词应用能力的熟练掌握。这些教学方法固然有它的某些好处,安排比较系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词汇和句型,掌握写作的知识和技巧。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小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自己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考,对完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一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014-02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分层次教学中,首先要了解学生差异分层情况,做好教学目标的分层,关键把握好分层教学的实施和分层次教学的评价。    一、中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提出    分层次教学是根据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
中考在即,全面复习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考既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更是对教学改革的效果综合评价。在当今教育“五严”新政之下,初中物理进行高效复习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了!时间对于每位同学是公平的但也是短暂的,二轮复习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段内高效完成?不由得我们不去思考。  首先还是要研透《新课程标准》,落实教学目标,建构知识网络,加强“双基训练”,抓住知识间的联系才能增强对知
[摘要] 目前,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成了学校教学的主体,多数青年教师具有较高学历,但由于很多青年教师一毕业就直接走上讲台,使他们在教学意识、教学艺术与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不足,作为青年教师,必须注重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质量;高校备课;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人数的大幅提升,推动各高校以留校、招聘和引进等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