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语文青年教师队伍,对于发展高校教学,落实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方法对策分析
我国目前已进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发展时期,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教育的发展进程。在国家注重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落实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因此高校要能够抓住人才强国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在高校教学中培养高校教师对这一意义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高校教师的管理体系。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保证这一历史使命的高质量完成。语文教学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同时,也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补充创新,所以高校语文教师所传授的是一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高校语文教师要冷静分析自身的角色地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心理、知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新时期的高校语文教学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德素养的要求
一个人根据自身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特征就是品德素养。高校语文教师的品德素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同事、自身这三个方面。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要能够尽到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职责,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热诚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耐心。教师自身要培养一种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不辞辛苦,忘我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在工作的时候要认真负责,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能够为了学生的学习而牺牲自己的私人利益。要想突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在对待同事方面,高校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能够关怀同事,相互借鉴学习。有时候一项教学任务需要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各自发挥特长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高校语文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与同事和谐相处,形成一个融洽的、互相尊重的良好的环境。
二、知识素养的要求
现代高校语文教育对知识素养的要求主要从语文专业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两个角度提出。在语文专业素养方面,高校语文老师需要掌握古汉语、文言文、语言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写作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在研究中国文学的同时,研究西方的外国文学,学习两种文学中的优点,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师要系统地学好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知识系统性地向学生进行讲解授课。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存在不足。不少语文老师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缺乏了解,这就导致了知识层面的薄弱。要想高校语文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了解得面面俱到,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基础性的科学文化知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表率作用。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时候也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更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学科的需要。
三、能力素养的要求
一个人的能力素养是决定一项工作能否完成的重要决定性因素。高校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与教学任务相匹配的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语言加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读透读懂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精髓,要能够学会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自己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有效的语文教学风格。
1、发展自我专业
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对自身专业做出一个前景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与前期教学结果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时刻自我反省,要能够对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研究做出一个理性的分析,以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专业计划。在社会经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语文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挖掘专业潜能,发展自我专业。
2、设立专业发展目标
设立专业发展目标可也给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高校语文教师要能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要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探索。在设立专业发展目标时要找准自我定位、设立目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切不可好高骛远。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划分发展阶段,分阶段有计划性地系统地执行任务,以确保专业目标的实行。
3、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的待遇,要保证工作环境好、工资水平适中、科研条件齐全,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的生活物质需要才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够发挥出教师的工作潜力。由于地区发展存在差异,各地的经济水平也各不相同。一些骨干教师纷纷转向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人才流失,分布不均匀。高校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必须提高重视。
4、.建设教师培训学院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逐步加重,一些青年教师得不到进修的机会,以致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得不到提升,素质能力不够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要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在一些师范类院校的协助下,建设教师培训学院。培训课程的开设要有计划性,在与教师日常课程不相冲突的基础上,安排培训课程表。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进行课程培训,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同时,在课堂上传授一些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通过这些课程的培训,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何妤(1977-),女,四川人,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关键词:高校语文教学;培养青年教师;方法对策分析
我国目前已进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发展时期,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教育的发展进程。在国家注重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落实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因此高校要能够抓住人才强国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在高校教学中培养高校教师对这一意义的认识,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高校教师的管理体系。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保证这一历史使命的高质量完成。语文教学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同时,也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补充创新,所以高校语文教师所传授的是一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高校语文教师要冷静分析自身的角色地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心理、知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新时期的高校语文教学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德素养的要求
一个人根据自身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特征就是品德素养。高校语文教师的品德素养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同事、自身这三个方面。在对待学生时,教师要能够尽到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职责,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热诚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耐心。教师自身要培养一种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高尚品德。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不辞辛苦,忘我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在工作的时候要认真负责,在必要的时候还要能够为了学生的学习而牺牲自己的私人利益。要想突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在对待同事方面,高校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能够关怀同事,相互借鉴学习。有时候一项教学任务需要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努力,各自发挥特长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高校语文教师要能够在教学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与同事和谐相处,形成一个融洽的、互相尊重的良好的环境。
二、知识素养的要求
现代高校语文教育对知识素养的要求主要从语文专业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两个角度提出。在语文专业素养方面,高校语文老师需要掌握古汉语、文言文、语言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写作等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在研究中国文学的同时,研究西方的外国文学,学习两种文学中的优点,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师要系统地学好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把知识系统性地向学生进行讲解授课。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存在不足。不少语文老师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对其他学科的知识缺乏了解,这就导致了知识层面的薄弱。要想高校语文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也了解得面面俱到,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高校语文教师可以在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来学习基础性的科学文化知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表率作用。语文教学的内容有时候也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更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学科的需要。
三、能力素养的要求
一个人的能力素养是决定一项工作能否完成的重要决定性因素。高校语文教师必须要具备与教学任务相匹配的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语言加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语文教师要读透读懂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精髓,要能够学会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自己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技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有效的语文教学风格。
1、发展自我专业
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对自身专业做出一个前景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与前期教学结果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时刻自我反省,要能够对自身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研究做出一个理性的分析,以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专业计划。在社会经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校语文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挖掘专业潜能,发展自我专业。
2、设立专业发展目标
设立专业发展目标可也给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高校语文教师要能够时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要能够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探索。在设立专业发展目标时要找准自我定位、设立目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切不可好高骛远。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要划分发展阶段,分阶段有计划性地系统地执行任务,以确保专业目标的实行。
3、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的待遇,要保证工作环境好、工资水平适中、科研条件齐全,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的生活物质需要才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够发挥出教师的工作潜力。由于地区发展存在差异,各地的经济水平也各不相同。一些骨干教师纷纷转向经济发达的地区,造成人才流失,分布不均匀。高校要提高教师的待遇,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必须提高重视。
4、.建设教师培训学院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逐步加重,一些青年教师得不到进修的机会,以致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得不到提升,素质能力不够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要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在一些师范类院校的协助下,建设教师培训学院。培训课程的开设要有计划性,在与教师日常课程不相冲突的基础上,安排培训课程表。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进行课程培训,在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同时,在课堂上传授一些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通过这些课程的培训,可以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何妤(1977-),女,四川人,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