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10日,在人称“龙的故乡”的闻喜县人民广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近万人的目光凝聚在一方硕大的白布之上,只见一人正挥舞一支高达3.4米的大笔,酣畅淋漓地笔走龙蛇之间,写下一个大大的“龙”字。
那是一个怎样的大字呢?一只铁桶装墨25公斤,20只铁桶盛墨,方可书写一个龙字。写字之人是位农民,姓张名来生。
张来生,生于山西省闻喜县铜城镇中社村,小学没毕业就帮着家里喂猪、放羊、干农活。一位普通农民,缘何与书法、功夫结下不解之缘?此话自当从头说起,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艰苦的日子让幼小的张来生懵懵懂懂地觉着应该改变这一切。14岁,张来生跟村中一位老师傅学习武艺,发狠练功的他几年下来,把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打得特别漂亮,尤其痴迷摔跤。凭着一副好身板,18岁的张来生参军到了河北唐山。当兵,让他走出了家乡,也让他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当兵的那几年,所有的业余时间他都跟着当地一位高手学艺。1981年,22岁的张来生转业回到了村里开拖拉机,这在当时是个让人羡慕的活,可见过世面的张来生心里却像长了草,说啥也呆不下去了。张来生回村不到一个月便再次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从1981年到1988年,张来生跑过很多地方,主业便是教人练武。或许是厌倦了舞枪弄棒的江湖漂泊吧,抑或是29岁让他觉得身心疲惫、渴望安稳吧,1988年,张来生再次回到老家山西闻喜,办起了闻喜武术馆并很快结婚生子,他做好了一生扎根家乡的准备。
就在有了积蓄也有了一定经营经验的张来生准备在家乡建一个私立中学,扬帆远航扩大人生事业的时候,却因为土地纠纷问题引来官司,大笔资金投了进去一时半会儿不见着落,家中的不幸也一个接着一个纷至沓来!儿子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失败去世了,接着父亲也因病去世,无心再开武术馆的张来生放弃了继续教人练武……。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来生空有一身武功,一下子跌入人生的底谷。为排遣痛苦,张来生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他开始闭门研读起四书五经、拿起毛笔练习起书法来。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创立了草书。张来生苦练书法,却想到了跟自个儿一身武艺进行结合。在纵横捭阖、挥汗如雨的过程中,张来生的人生命运再次发生转变,不仅官司的问题解决了,他自己也成了中国书法家联谊会会员,还担任了纪念抗战60周年纪念册《中国第一兵》的副主编,并应邀到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学术研讨会,还作了演讲。2005年,张来生在北京创建了黄河草书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查询节目内容可拨打本刊电话:0791-6615241或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电话:010—62141770 62140521,或登陆主页http://www.cctv.com/program/xy
那是一个怎样的大字呢?一只铁桶装墨25公斤,20只铁桶盛墨,方可书写一个龙字。写字之人是位农民,姓张名来生。
张来生,生于山西省闻喜县铜城镇中社村,小学没毕业就帮着家里喂猪、放羊、干农活。一位普通农民,缘何与书法、功夫结下不解之缘?此话自当从头说起,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艰苦的日子让幼小的张来生懵懵懂懂地觉着应该改变这一切。14岁,张来生跟村中一位老师傅学习武艺,发狠练功的他几年下来,把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打得特别漂亮,尤其痴迷摔跤。凭着一副好身板,18岁的张来生参军到了河北唐山。当兵,让他走出了家乡,也让他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当兵的那几年,所有的业余时间他都跟着当地一位高手学艺。1981年,22岁的张来生转业回到了村里开拖拉机,这在当时是个让人羡慕的活,可见过世面的张来生心里却像长了草,说啥也呆不下去了。张来生回村不到一个月便再次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从1981年到1988年,张来生跑过很多地方,主业便是教人练武。或许是厌倦了舞枪弄棒的江湖漂泊吧,抑或是29岁让他觉得身心疲惫、渴望安稳吧,1988年,张来生再次回到老家山西闻喜,办起了闻喜武术馆并很快结婚生子,他做好了一生扎根家乡的准备。
就在有了积蓄也有了一定经营经验的张来生准备在家乡建一个私立中学,扬帆远航扩大人生事业的时候,却因为土地纠纷问题引来官司,大笔资金投了进去一时半会儿不见着落,家中的不幸也一个接着一个纷至沓来!儿子因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失败去世了,接着父亲也因病去世,无心再开武术馆的张来生放弃了继续教人练武……。
已过不惑之年的张来生空有一身武功,一下子跌入人生的底谷。为排遣痛苦,张来生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他开始闭门研读起四书五经、拿起毛笔练习起书法来。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创立了草书。张来生苦练书法,却想到了跟自个儿一身武艺进行结合。在纵横捭阖、挥汗如雨的过程中,张来生的人生命运再次发生转变,不仅官司的问题解决了,他自己也成了中国书法家联谊会会员,还担任了纪念抗战60周年纪念册《中国第一兵》的副主编,并应邀到钓鱼台国宾馆参加学术研讨会,还作了演讲。2005年,张来生在北京创建了黄河草书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查询节目内容可拨打本刊电话:0791-6615241或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电话:010—62141770 62140521,或登陆主页http://www.cctv.com/program/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