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m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更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传动带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涉及诸多综合性内容,学习难度较大。本文以物体在传动带上的运动为例,浅析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实验。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传动带;运动
  物理实验是揭示物理現象、帮助人们发现物理本质规律的重要手段,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合理开展实验,不仅能增加学习兴趣,也能以实验为载体,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 传动带实验的重难点分析
  传动带实验是高中阶段物理中经典的实验之一,由于其涉及了运动学、力学、功能关系、参照系等多方面物理知识,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高中物理实验——物体在传动带上如何运动,首先要分析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水平传动带的运动特点是物体在水平面上传输,则物体自身重力始终垂直于地平面,不会产生向其他方向的分力,由此水平传动带问题较为简单,通常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在实验过程中只需认真分析每一阶段运动的位移、速度,基本就能够计算出答案。传动带实验涉及的公式及定律主要为运动学公式、力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二、 传动带实验学习的实施步骤
  (一) 激活探究性思维
  激活探究性思维,是展开物理实验探究的基础。传动带物理实验,需要全面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功能守恒关系、运动状况,在充分准备实验器材之后,可以以设置问题情境、模拟传动带模型等方式启发自身的思维,回忆以往的知识点,积极地调动思维,让其处于活跃状态,然后逐渐发散思维,从点到面再到整体,循序渐进地展开进一步的实验学习。
  (二) 分析问题
  物理实验的本质是揭示物理现象,验证已经存在的物理结论,所以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要及时解决,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直接询问教师。物理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要激活思维,积极分析遇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思考解决的方式和可能预想的答案,才能发挥物理实验的引导性,带动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三) 合作解题
  在实验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物理实验探究,通过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单和探究性问题,自行设计实验,确定实验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相互帮助,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
  (四) 集体反思和总结问题
  在实验探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积极进行反思和总结,针对上一阶段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思维误区,以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实验结束后,针对整节课程做一个完善的总结,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课后多巩固课堂知识点,加深对重难点的记忆。
  三、 传动带实验试题实例解析
  如图为一利用传动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运动的水平长传动带上,再由传动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h=2.0 m,水平边长L=4.0 m,传动带宽d=2.0 m,传动带的运动速度v=3.0 m/s。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μ1=0.30。物块自斜面顶端下滑的初速度为零。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方向与传动带运动方向垂直。设斜面与传动带接触处为非常小的一段圆弧,使得物块通过斜面与传动带交界处时其速度的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 m/s。为使物块滑到传动带上后不会从传输边缘脱离,物块与传动带之间的摩擦系数μ2至少为多少?
  (1)以m表示物块的质量,求得物块在斜面上滑动的加速度为:
  α=mgsinθ-μmgcosθm=g(sinθ-μcosθ)
  (2)求得物块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v0为:
  v0=2ahsinθ=2gh(1-μ1cotθ)=4.0 m/s
  (3)选择传动带为参照系,物块滑到传动带的初速度大小为:
  v′0=v20 v2=5.0 m/s
  (4)运动方向与传动带边缘的夹角α满足:
  tanα=43
  (5)由题目条件可知,物块在传动带上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大小为:
  α′=μmgm=μ2g
  (6)求得物块与传动带相对静止时在传动带上运动的距离为:
  s′=v′202a=v′202μ1g
  (7)物块不超过传动带的边缘对应的最小摩擦系数μ2应满足的条件为:
  s′sinα=vn0sinα2μ2g=d
  (8)综合上述条件及公式,最终可求得μ2值为:
  μ2=v′20sinα2gd=0.5
  四、 小结
  一直以来,高中物理传动带问题都是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实验的方式,结合传动带问题的专题知识、重点知识、重要公式,以课内或课外实验为突破口及切入点,改变传统题海练习、机械记忆套用公式的学习方式,有效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将日常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试题解析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院建岗.“传送带”模型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7(s1):49.
  作者简介:
  杨宇轩,江苏省连云港市,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儿歌和游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拼音,使汉语拼音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又能达到轻松学习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培养兴趣;游戏化;生活化  “哎,孩子们学习拼音真是太吃力了,有什么好方法能让他们学得轻松,老师又教得轻松呢?”每年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一年级的老师和家长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年级教学战线上的老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分享如下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创新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身体与思维的发展也趋于成熟,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在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能够促进学生以后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
摘 要:我国的数学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优秀的,从小学开始数学都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开设以来都倍受人们的关注。对于小学生思维的培养,数学这门学科有着一套非常系统的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渗透,人们对于数学教育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个时期,如何积极响应新课改,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优化,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是当下的教学的重点。而教育游戏,是一种新型的数学学习形式,即使游戏教学,也不能让
摘要:在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同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人才需求日渐加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各国间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本文将以意大利语专业为例,探究我国非通用语专业辅修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非通用语;辅修;教学;意大利语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新兴电子产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越来越多的非外
摘 要:短文改错是考查多方面语言技能,体现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测试题型。在对90名镇江市第一中学高一学生该题型的测试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态度认知、语篇意识、解题策略三个维度调查并分析了目前高一学生学习英语短文改错的现状,以期为学生短文改错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一英语;短文改错;量化分析;调查报告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摘要:《拔芽击仔》作为大江健三郎早期集大成之作表现了其独特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而《个人的体验》则是以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为背景,根据大江健三郎的残疾儿长子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品,正是由于这一体验,大江才真正突破了萨特的影响,使创作具有了个性。本稿首先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手法(互文)以及大江独特的文体(大江式私小说)。其次,论述本稿中战争一次的双层含义。最后论述大江健三郎的战争观。  关键词
摘 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是从识字识词开始的,但是由于词语本身的特点,无趣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学生反复进行学习、复习、学习的过程,同时小学语文老师要下功夫,但即使这样,目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词语教学工程的结果仍然不太满意,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这个过程。希望我们的课堂既轻松有趣,又可以让学生本身就能学到很多知识。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地谈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摘要: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规定万有引力定律属于必修2模块下的“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主题,按照其内容要求和近10年高考全国统考理综卷的命题规律我们可以总结出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试题类型和解题思路,以此指导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进一步为师生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高考;万有引力定律;试题類型;解题思路  2018年年初教育部发
摘要:閱读课堂教学,师生相互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其实是思维在碰撞,本质上是生命的一种运动。如何在阅读课堂巧设问题,“引爆”学生阅读思维,是我在本文中研究的问题,更是研究的主题。如何妙设问题?需要我们从导向性、悬念感和情趣味上下功夫。我们可以在关键点、结构的纽结点、文本的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等方向切入,激发学生思维的源动力,谋求学生的成长点。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阅读问题;思维强度与
摘 要: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是要在學习过程中形成数学学科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关键。本文分析如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教材,个人看法如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