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开放式的课堂,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自主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语文素养
  全国多个地区已经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我们更应该学好它。
  一、新课标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进行素质教育,在目标、教学方法上都体现时代特色,新课标下语文学科的基本理念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注重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二、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一)转移教学的重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把學生当作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获取不一样的感受,教师不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载体,也不是主导者。
  教师要学会和同学做朋友,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不是一味的为了完成课堂进度,不殴打、谩骂学生,以更加尊重的态度去引导学生。教学的重心不是讲堂上的老师,学生能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才是重点,老师需要进行角色转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并且能正确引导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开放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堂主题的开放性,营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如:可以让学生对《阿Q正传》中的人物进行评析,结合时代背景解读人物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尊重学生的个性。语文的开放性还表现在试题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多元化。众所周知,语文许多试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老师在判卷评分时,不能只参考标准答案,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语文素养的一种表现,在试题的选择上,语文试题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探究题”的字眼,也经常见到“酌情给分”四个字,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不断的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语文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语文的许多课题都取自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可以随处见到共享单车,大家骑着单车去上班、去上学、去游玩,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个热点。“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同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了“一代一路”的高峰论坛,这也是非常贴近实际的。还有近两年兴起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些都发生在我们身边。语文是非常接近生活的,历年来,高考语文的作文都备受关注,高考语文的选材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在今年全国卷的作文中,涉及到了“共享单车”,“一带一路”,“美丽乡村”等关键词,如果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是一味的只是去背背古诗词、文言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在写作文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些关键词是什么意思,怎么向来华留学生介绍中国。语文的教学,要更加注重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热点问题。
  (四)引导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能认准字音字形,还要在阅读或者朗读过程中进行感情的培养,真正体会到文字的优美,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说”,还要引导学生“读”,重视阅读课,学生的肚子里真正有东西了,才是教学的成功,文学素养的提升,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记录那些触碰心灵的句子,如此一来,也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文言文的阅读可以和一些史书和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考试试题一般与一些诗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有关,此外还有,一些包含重点词的特殊句子的翻译,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记忆一些常见的词的意义,学习些通假字,那么他们是无法体会到原著中人文情怀和感情流露的,探究不到本质的东西,同时,文言文的阅读也比较枯燥,许多的同学在不了解历史文化的情况下,无法深入到文章的精华,只能进行一些枯燥的应试训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喜欢经典文本,使其真正做到“饱读诗书”,这是新课标要求下,教师应有的职责。
  (五)提高教师的文化内涵
  教师需要对学科进行不断的研究,注重人文知识素养,了解语文学科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语文学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所以作为教师也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如:语文课本中的《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个文章就涉及到琵琶,涉及到音乐,如果教师懂得一点音乐,那么讲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了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有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开导和减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取得好成绩。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
  新课标的教学讲究“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原有的教学方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应该继续重视读、写、背三种教法,并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其次,新课标下,注重学生突出自我,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是要老师少讲课或者不讲课,而是更多的注重学生自由发挥老师不仅仅只是扮演一个“倾倒知识”的角色。然后,营造开放性的课堂,并不是老师可以做事不管,任由学生“胡闹”,教师要把握一定的度,不断总结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可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教学问题,教师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与学生共同发展。
  四、结语
  新课标下要求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只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人的培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发展自身技能,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转变教学模式,跟进时代步伐。
  參考文献:
  [1]周金勇.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文学教育(下),2016,(04):85.
  [2]车艳清.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99.
  [3]饶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
其他文献
从生活设施、生活服务、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四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活空间生态化发展指标体系,以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为例,基于2007—2017年相关数据,采用改进的熵权法对城市生活空间生态化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地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城市生活空间生态化水平均值从2007年的1.2932增至2017年的1.6766,且生活设施、生活服务、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四分维度生态化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发展水平按均值大小排序为生活环境、生活服务、生活设施、生活水平;从地区差异来看,重庆、四川城市生活空间
【摘 要】在当前教育形势下的小学学校管理工作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要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的开展,在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推动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在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和指导者,校长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的核心。校长既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人物,他的优秀素质对于普通任课教师来说具有最鲜明的直接影响力。  【关键词】小学;校长;学校管理  一、做为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感悟文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笔者浅谈实施有效朗读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关键词】以读为本;读出层次;读出实效;读出语感;读出乐趣  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共同点是不喜欢读课文。读课文时,他们总是要么不出
期刊
【摘 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基本方式,是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还应该引导小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摸索与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方法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对写作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