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漫画舆论监督功能的嬗变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漫画再次成为媒体宠儿。本文以近5年来的中国新闻漫画奖为研究对象,看我国新闻漫画在舆论监督功能上的转变和发展,并提出了改进的办法。
  【关键词】新闻漫画;获奖作品;舆论监督
  一、新闻漫画开创舆论监督新领地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漫画的功能在不断转变,除了传播和评论新闻事件之外,还增加了娱乐功能,以及最为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喜欢刻板、无趣的文字报道,新闻漫画将漫画这种风趣幽默、赋有讽刺意味的表达方式,与严肃的新闻事件相结合,使受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握新闻事件。新闻漫画的内容,不管是从反映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还是从抨击落后现象的批评漫画来看,用讽刺与幽默的漫画语言,对事物和现象加以评论和监督,起到对受众的引导、启发、鼓舞作用,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去影响受众,这是新闻漫画的价值所在。而舆论监督功能体现的则是新闻漫画的价值判断,包括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影响性等等,与其他漫画不同的是,新闻漫画的思想性往往大于它的欣赏功能。针对新闻漫画是如何进行舆论监督的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第21—25届)中国新闻奖中的新闻漫画获奖作品为例进行分析。
  二、2011-2015年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奖获奖作品分析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优秀新闻作品的最高奖项,从1991年至今,每年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次。“中国新闻奖”下设多类奖项,其中新闻漫画奖项设立了一、二、三等奖,截止到第25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奖的获奖总数每年都未超过6篇。
  (一)获奖作品题材对比
  新闻漫画题材指的是新闻漫画作品在报道过程中所指向的范围领域或现象反映的某些方面。笔者通过对近5年30个新闻漫画获奖作品的整理和分析,得到近5年我国新闻漫画在题材选择方面的详实数据。表1中列举了新闻漫画奖中关于政治、社会、经济等题材的作品数量。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近5年的30个新闻漫画获奖作品中,报道题材数量最多的是社会类新闻,其次是政治新闻、国际新闻(各3篇),环境和文化题材(各2篇)。由此可见,社会题材占到65%以上。社会类的新闻漫画多取之于民,来自于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事件和领域,如第25届新闻漫画奖三等奖获奖作品《微信控》,就是针对目前人们对微信这样一个社交软件的依赖,呈现出网络聊天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阻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现象。再比如第23届获奖作品《@时代》,更是准确反映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族。从第23届到第25届3年的漫画获奖作品来看,有50%以上是反腐题材,比如第23届《工人日报》的《难以遮挡》、第24届《讽刺与幽默》的作品《相互警告》、第25届《华商报》的《“隐藏”招待费》等等,新闻漫画开始逐渐有了深度,在有关政治、党风廉政建设的舆论监督上发挥了作用。
  表1中显示的空白和数量极低的题材,如医疗、环境问题,报道数量非常少,甚至近5年在多类题材上出现空白。而医疗、环境保护一直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政治题材的漫画近5年虽占3篇,但教育功能大于监督功能。可见新闻漫画在题材选取上不够全面、舆论监督上缺乏深度性,面对急需处理的社会现实问题也少有具体、深刻、形象的反映,肤浅的话题自然无法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二)选题视角对比
  所谓选题视角,不是简单地给每篇作品冠以“中性、正面、负面”的态度倾向,而应该是以漫画家确定选题时所持有的立场为基础,反映新闻事实的中心思想,划分新闻漫画的报道倾向,具体可以划分为:以歌颂或赞扬的态度去报道主流思想的新闻漫画为正面报道;以质疑或批判社会阴暗面的新闻漫画为负面报道;以公正客观描述事实的新闻漫画为中性报道。表2反映的即为2011—2015年间选题视角的变化情况。
  通过表2对新闻漫画选题视角的整理,可以看出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占比很高,有一半的报道为负面报道,仅7%为正面的歌颂、赞扬。新闻漫画在负面报道上独有的风趣幽默,使得报道更易被人们接受,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近5年获奖的新闻漫画中的负面报道将触角伸展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以积极的视角看待和批评社会问题。在今天这个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纯文字的深度报道已经无法吸引受众,反倒是漫画夸张、讽刺的表达方式让受众感到更容易接受。通过对中国新闻漫画获奖作品中负面报道的整理,可以发现在国内和国际负面问题报道角度上有些区别。其中第21届有关贸易壁垒的报道《吃白食的逻辑》,就采用犀利的揭露和讽刺方式。相对而言,新闻漫画针对国内负面问题的舆论监督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起到评价、批评的作用。
  中性报道以呈现客观事实为主,占到40%的比重。2011年的《量变引起质变》《食》,2012年的《爸妈陪我睡》《较劲霍尔木兹海峡》,2013年的《难以遮挡》《@时代》等,都是直观的反映客观现象,比如《爸妈陪我睡》反映的是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开,内心的孤独和害怕。这样的漫画将重点放在陈述客观事实上,没有评论和态度,需要受众自己去把握。信息的有效传播是决定舆论引导是否产生效果的重要前提。正面报道的新闻漫画相对较少,近5年只有2幅,且都集中在2014年,分别是《弘扬优良作风筑牢强军之魂》和《互相警告》,第一幅漫画是在党的生日之际,展现党员先进性和带头作用;第二幅是用喜剧手法反映纪检部门的震慑力。舆论监督不只是为了批判揭露,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营造积极向上、振奋人心、有利于人民团结的舆论环境,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获奖作品的评选,除了一部分负面报道作品,每届都会评选正面或中性的漫画作品,通过正能量的引导,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获奖媒体对比
  漫画发表需要一定的载体,从载体角度漫画可分为报刊漫画、传单漫画、电视漫画、墙报漫画和网络漫画。本文关注的是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获奖作品,所以对新闻漫画刊载媒体的比较能够体现不同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表3显示的是近5年新闻漫画获奖作品刊载媒体的分布情况:   根据統计数据,至少两届获奖的有6家媒体,还出现1家媒体5年内3次连续获奖的情况;全国范围内获得该奖的仅12家媒体。
  由表3可知,《中国日报》和《讽刺与幽默》连续5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奖,展现出了它们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媒体工作者专业的敏锐感知和独特的报道视角。除此之外,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类大报《工人日报》、都市报《华商报》、省会级党报《杭州日报》以及《中国日报》网站主办的中国新闻漫画网在5年内均2次获奖。可见,新媒体和都市报已经成为中国新闻漫画获奖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1年至2015年的评选中,擅长国际题材的漫画家罗杰带领《中国日报》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新闻漫画奖;《杭州日报》资深美编、漫画大师柴立青也以《无题》《谁说我们没有在“创新”》连获两届三等奖。由此可见,虽然舆论监督的主力军仍然以党报党刊为主,但新闻漫画舆论监督的群体在不断扩大,特别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漫画网站——中国新闻漫画网的加入,为漫画监督力量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新闻漫画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优势
  第一,漫画立足于对国内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在内容上贴近受众的生活,特别关注人们生活细节中的社会题材,房价、药价、环境污染等问题都通过抽象的漫画加以诠释,依靠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了较好的舆论监督效果;第二,网络新闻漫画运用新型技术软件,不仅提升了制图效率,同时使整个画面的画质、线条、色彩都更舒适,提升了新闻漫画在舆论监督上的时效性和可传播性;第三,我国的新闻漫画报道发挥了显著的情绪型舆论,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新闻漫画在传播过程中,传者依靠自身专业对新闻事件解码和再创作,所以受众接触新闻漫画时,不仅仅只接受新闻事实,同时接受着漫画传递的情绪和态度,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也会受到新闻漫画本身传递情绪的影响。作为以图画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报道方式,新闻漫画与文字报道相比时常会显得促狭,甚至使传播偏离初衷,这样就加大了读者正确“解码”的难度。配发文字的形式弥补了内容抽象的新闻漫画无法具体“对号入座”新闻报道的缺陷,同时保证了传播过程中信息不偏离事实和作者初衷,达到正确的舆论引导效果。
  四、强化新闻漫画舆论监督作用的方法
  强化新闻漫画的舆论监督作用,离不开对其时效性的提升。目前,新闻漫画对媒体传播信息的依附性较强,新闻漫画家需要先对已有报道的新闻事件做出选择,在自身的理解中找出创作视角,依据新闻事件进行漫画创作。因此,新闻漫画的创作是对新闻报道的二次解读,过程的繁复性会导致时效上的延迟。如今,一幅高质量、有深度的新闻漫画,需要依靠从业者极高的新闻敏感和专业性。媒体应增加相关业务的培训、聘用专职新闻漫画工作者,并注重形成漫画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培养固定的漫画读者群。
  强化新闻漫画的舆论监督作用,离不开多元化的创作空间。作为新闻媒体的经营者和把关人,媒体领导和编辑应该重视新闻漫画在“读图时代”所独有的传播优势,给予创作者更多的版面支持,帮助漫画创作者打破形式单一的表现格局,摆脱单幅漫画的思维定式,尝试用双格或多格漫画来表达不同新闻题材,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揭露矛盾;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还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结合网络、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特点,将文字、声音、图像进行融合,在提升漫画创作效率的同时,增加版面的美观度。
  强化新闻漫画舆论监督作用,离不开对重大事件的理性揭露。漫画是需要在方寸之间吸引读者并使其渗透漫画的意义,如果总是捕捉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面对重大事件不敢直面其本质层面,就无法起到给受众答疑解惑的作用,更无法发出主流声音并加以正确引导。如果一个漫画作品只是把简单的新闻再陈述一遍,为了幽默而幽默,完全没有思想高度,这样的新闻漫画和插画无异。时事新闻漫画需要的是,能体现深刻思想内涵,这样新闻漫画才能达到舆论监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98.
  [2]任轶博.新闻漫画图像语言研究[J].美与时代,2012(2).
  [3]商铁山.新闻漫画的对比手法[J].新闻爱好者,2009(9).
  (作者: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时代,都市报如何成功“嫁接”互联网、踏上信息高速路?这是每一家都市报都在探索的课题。合肥晚报通过“借船出海”的战略,与ZAKER进行战略合作——将合肥晚报成熟的采编及广告团队与ZAKER平台“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纸媒转型发展上进行了一番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ZAKER合肥 ; 媒体融合 ; 整体转型;网络直播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然而,如何融合?如何
与近代中国一切新奇玩意儿一模一样,铁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铁路,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中国境内大规模修筑铁路,源于甲午,李鸿章在春帆楼签下了《马关条约》。由此,日本臣民可以到中国自由开办企业。根据利益均沾原则,欧美各国纷纷在中华大地修筑铁路,路况不同,标准不一。待到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出任全国铁路督办,并宣称——“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在《建国方略》里,孙先生提出中国至少需要10万英里铁
1.忙里偷闲  2.绝响  3.不怕晒黑  4.喜剧没人喜欢看,就成悲剧了  智力游戏:  机器人过马路  机器人附近停着一辆车,所以机器人一直在执行“检测是否有车——有——返回上一步”的命令。2小时后,车开走了,机器人才穿过马路。  趣味填数  认真看图,我们不难看出,图形重叠部分的数字是各个图形中数字之和。因此,A对应的数字是:3 4 6=13,而B不属于任何图形,故为0。
政 治  16日 人民日报报道: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王沪宁出席。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毫不松懈做好精准防控,突出重点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排查消除聚集性疫情风险隐患,有
心脏冠状动脉植入支架术后的患者运动康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住院康复阶段,运动包括被动活动,翻身坐起,床边独坐,床旁的步行,走廊内步行5~10分钟,上一层楼梯,等等。  第二阶段 门诊康复阶段,一般是在术后2~5周开始,主要内容是在心电图和血压监控下进行每周3次,每次30~9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运动,一般推荐3个月内进行36次康复治疗。患者如果在家中运动,
第一次在布宜看探戈表演,我是个游客,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的心逐渐沉下来,开始品味探戈演绎的那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  阿根廷人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音乐和舞蹈。夜深人静,布宜最有名的探戈剧场“Tango Porteno”,深红色的丝绒幕布缓缓拉开,音乐响起,将我们带回半个世纪前的布宜。探戈诞生于19世纪末,源于跨越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的拉普拉塔联邦,2009年作为阿根廷和乌拉圭共有的艺术形式,正式被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由王震将军于1958年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源于学校初创时的农经系,成立于2012年元旦,所属的会计学专业由1962年学校设立的国营农场会计专业演变而来,197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学院成立时,会计专业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会计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46人,党政管理及教辅人员17人。专任教
曾经价格昂贵的微波炉,如今已作为现代家庭必备的日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许你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微波炉是21世纪新技术的杰作,但你怎么也想不到,其实它不过是“二战”时期战争的一个衍生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盟军舰船在德国潜艇神出鬼没地袭击下,一时溃不成军损失惨重。为了反制德国潜艇,盟军急需对已有雷达系统加以改进,发展一种波长较短的雷达。英国伯明翰大学两位教授很快设计出一种叫做“磁控管”的器材部件。
2017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天津市作为新课程标准实验省市,用老教材和新标准进行了两年的探索和实验,随着新教材的审定、出版,2019年高一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开始用新教材授课和学习。总结两年来天津会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经验,面对新教材如何做好学业测评、学业考查要点的实施以及考查方式的选择,如何通过有效的测评让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落到实处,需要考试院和各级教研管理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本文结合人教-
【摘要】 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公司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中揭露影响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发挥的因素,为增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提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影响因素;对策    审计委员会作为一种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在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实现财务治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审计委员会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