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好课堂语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越来越少。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坐在电脑后点击鼠标,学生面对一个宽大的、写满知识的屏幕。有人这样说:"如今教师教学,只需要会操作电脑设计教案,动动鼠标排排程序,学生就可以学到无穷无尽的知识。上课的确很容易、很轻松,学生有什么好教的呢?"于是乎,电脑取代了人脑,屏幕取代了语言。讲台本是教师展示的舞台,却成了电脑表演的场地。这种做法和观点,我认为不妥。
  我国著名教育家斯霞谈到教师语言时指出:"教师的语言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要使学生会说普通话,说话口齿清楚,吐字正确,声音响亮,语言完整,简明扼要,用词准确,那么教师首先要做到这些……所以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不同的语言将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 对学生尊重视、赏识
  班级中的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他们在知识、能力和性格上都有些许不同,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喜欢提问那些脑子反应快、口齿清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回答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又节省了课堂时间。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往往只让他们去听:听老师讲,听同学答,或者干脆忽视他们,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对他们予以否定、打击:"这样的题你根本就不会做。""你懂什么?净胡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打击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久而久之,这些差生越来越厌学。我班有个叫小雨的学生,他学习差、纪律差,经常有科任老师反映他上课乱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有一次,我上课时,发现他坚持了五分钟没有说话和乱动,我立刻对学生们说:"刚才小雨同学听得非常认真,相信他对我的问题会有独到的见解。下面我们就请他发表一下看法。"他一愣,脸瞬间红了,显出惊慌失措的神情,然后稳定了一下情绪,沉稳地回答了问题。虽然他的答案不是很全面,但足以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了,我又抓住了时机表扬了他。从此以后,每逢我上课,他都坐得笔直,大声地抢着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班级活动也积极参加。因此,课堂上我们经常使用赏识性语言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舞,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及时给学生以激励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村的经济条件日益优越,农村学生的物质生活也相应丰富,吃穿也多样化。但物质生活并不能代替精神世界,学生中也不乏自卑者,他们总认为自己愚笨,上课不愿意抬头,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不会做的题目不敢请教老师、同学,害怕别人嘲笑。还有的学生心胸狭窄,对别人的冲撞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偏激,讽刺挖苦无异于火上浇油,有时还可能激化矛盾。我在黑板两边划出两个边框,分别写上激励性的语言,如"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不用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要你有一颗上进的心,胜利总会属于你"、"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没有用心去试,不要说你不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踏实求知,诚实做人"等,并经常给学生讲历史名人的故事,如慈禧的"你吃我一马,我杀你全家"、唐太宗大度容魏征……这些警句学生读后深思,这些故事生动有教育意义。渐渐地学生们学会了自信、上进、宽容,对同学间的矛盾会妥善处理,能更融洽地与他人相处,心理负担也减轻了,也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学习上。
  三、使用诙谐与幽默
  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师:讲课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对学生挺负责,总担心学生学不会,就把重点知识讲三四遍,但有的学生不领情,上课时说话、睡觉。老师就一味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讲,结果恶性循环,课堂效果低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喜欢老师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除了要求教师适时地运用赏识性、激励性、富有感情的语言之外,还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在讲《隆中对》一文时有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刘备虽有复兴汉室的宏伟目标,但他当初兵力疲软,又没有地盘,一直过着流亡的生活。是诸葛亮改变了他的潦倒的局面。那么,诸葛亮到底有怎样的聪明才智,他为刘备出了什么奇异的计策,竟然扭转乾坤,促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呢?"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渲染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们立刻情绪激动,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处理好突发事件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课堂语言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也会显出教师的课堂智慧。有老师上课时,发现教室的玻璃烂了一块,上课时有学生的注意力也从这里跑向了外面。上课老师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机智地引导:"以前玻璃完好无损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存在熟视无睹,体会不到它的重要性。现在没了它,我们才知道它的重要,才懂得去珍惜。这正像人世中的亲情和人生中的机会,我们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并平平安安地在这宽敞的教室里学习,这本身就是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珍惜亲情、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不能让美好的光阴虚度。现在我们要专心听讲,好好学习。’’对于玻璃烂这个突发事件,没有埋怨,而是积极地想办法去引导学生,变不利为有利,创造了新的教学情景。
  让我们运用好课堂语言,使课堂出新、出彩,炫出当代教师的风采,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智力活动,是初中文科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是摆在许多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学生的作文水平低,提笔写作难,是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让写作成为学生心灵和生活的需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端正写作态度,培养写作兴趣  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前提是生活中如海的素
期刊
我国不断推行城市化进程,很多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目前,在城市里民工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周期性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实施的城乡二元化体制,使得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之间存在户籍差别,进而出现了职业待遇差别,导致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甚至成为城市的边缘人。普遍来看,我国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的职业都具有较高的风险,如餐饮服务、制造加工、建筑施工、环卫清洁、井下采掘等,他们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
【摘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言语的力量和效果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力,让他们做的更好,是我们教师的一项永恒课题。"表扬与赞许"是大多数人采取的一种教育手段,但如何把握好标准,又如何将"表扬"形成一种鞭策的力量,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表扬目的方式形式  即时而恰当的表扬是对学生的信任与鼓励,是让学生产生兴趣与努力拼搏的动力。但是,表扬如果流于形式,那么花儿结不出
【摘要】从学生作业错误来看,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学生习惯用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模型来解决同一类型题,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解题错误;二是教师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够,导致部分内容讲解留于形式,学生依样画葫芦,错误率较高。教师和学生如何打破习惯思维的禁固,进行有效的教和学,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习惯思维案例分析反思干扰有效教学  习惯思维,亦称惯性思维。即某种思维模式长期积淀于心底,形成一种思
城市中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本质上是社会公众健康管理问题,它涉及诸多政府管理部门对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认识及具体的组织层面的结构问题。近些年社区医疗保险政策执行逐渐受到国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生成课程"的理念逐渐被广大幼教工作者接受,并在幼儿园推广实施。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成课程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及其课程来源;以及幼儿教师在"生成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生成课程教育启示  一、生成课程的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初爱德华兹教授曾赴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爱米里亚实地考察,对方案教学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她用大量实地拍摄到的录像和照片
用人格特质来预测工作绩效,长期以来一直是工业组织心理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至今国外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使用"大五"人格结构可以预测任务绩效,特别是关系绩效.这些进展大大改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逐步进入课堂的今天,你能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运转实施。下面就如何让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我谈几点看法:  一、课件的选取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本堂课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实现哪些教学目标,对于课件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即你选取的课件是否为本堂课能很好的服务?能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
期刊
词语是构成语文的基本元素,在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就对第一学段的词语教学作出了如下目标定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要从字词学起。由此可见,词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每个阶段必须有一定的词汇量。"低年级是开展词语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强,初步接触阅读课文,对优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