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X7受体抑制剂通过神经连接蛋白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e5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癫痫发作后24 h内P2X7受体(P2X7R)和神经连接蛋白(NLGN)的表达特点,并探讨P2X7R抑制剂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为1 h、3 h、6 h、12 h、24 h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制备为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模型,Racine评分量表评级达4或5级为造模成功。依次于癫痫发作后1 h、3 h、6 h、12 h及24 h将各组大鼠处死,空白对照组与1 h组一同处理,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2X7R、NLGN1及NLGN2在各组大鼠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干预组(造模前腹腔注射P2X7R抑制剂+载体)和对照组(造模前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载体),每组3只。记录两组大鼠药物诱发癫痫的潜伏时间,以判断癫痫持续状态的严重程度;之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和内嗅皮质中NLGN1、NLGN2的表达情况,以判断P2X7R抑制剂对其表达的影响。

结果

1 h、3 h、6 h、12 h及24 h组大鼠均造模成功。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癫痫发作后1 h或3 h,P2X7R、NLGN1及NLGN2在癫痫模型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相对表达量(海马:分别为1.194±0.053、2.367±0.336、2.319±0.234,内嗅皮质:分别为1.185±0.104、2.094±0.178、1.512±0.33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海马:分别为1.014±0.046、1.108±0.101、1.134±0.177,内嗅皮质:分别为0.917±0.081、1.046±0.093、1.017±0.028;均P<0.05);且随发作时间延长,表达均有降低的趋势(均P<0.001)。干预组药物诱发癫痫的潜伏时间较对照组长[分别为(34.5±2.6)min、(20.0±3.1)min,P=0.029]。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干预组海马中NLGN1和NLGN2的相对表达量(NLGN1:0.678±0.011,NLGN2:0.904±0.060)均低于对照组(NLGN1:1.031±0.039,NLGN2:1.135±0.079;均P<0.05),而内嗅皮质中NLGN1和NLGN2的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癫痫发作后1 h或3 h内,P2X7R和NLGN蛋白在海马和内嗅皮质中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且在发作后24 h内,随发作时间延长呈降低的趋势;P2X7R抑制剂可通过抑制海马区NLGN的表达进而负性调控癫痫发生过程。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分析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全军神经外科中心行颅骨修补术治疗的1 064例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对所有患者行临床随访,根据是否有癫痫发作将患者分为癫痫组(155例)和无癫痫组(90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影响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
目的探讨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胼胝体切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2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梯形小骨窗开颅,分别经纵裂-透明隔间腔入路行胼胝体前2/3切开术或一期胼胝体全节段切开术。术前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和图像三维重建辅助设计切口和骨窗。术后定期行影像学随访,采用Mo
经文献检索,脑囊虫病合并相关性动脉瘤破裂的病例较为少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夹闭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破裂动脉瘤,术中分离右外侧裂时可见3个半透明囊状病变,术后病理学证实为囊尾蚴。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口服吡喹酮片抗囊虫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恢复良好。
期刊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上肢透析相关周围神经病(DRP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上肢DRPN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共22侧患肢,其中对2侧患肢行单纯正中神经减压术,对20侧患肢行正中神经联合尺神经减压术。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肌电图,询问患者患肢麻木、疼痛症状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5例患
目的探讨外视镜下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视镜下ACDF。术后行临床随访和影像学随访,以患者的Odom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5例患者(19个节段)的手术用时为(100±6)min(80~160 min),术
期刊
目的通过比较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早期不同程控方案在儿童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寻找最佳早期程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行VNS治疗的54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程控方案的刺激电流幅度,分为低参数组(≤1 mA,28例)和高参数组(>1 mA,26例)。术后6个月行临床随访,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
昏迷通常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的1个月以内的严重意识障碍。因脑损伤程度不同,昏迷患者预后各异。昏迷早期准确的预后评估有利于临床决策的制定及医患沟通。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手段包括各种临床量表、CT、颅内压监测以及血或脑脊液样本等。但受外伤、气管插管、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很难对患者的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临床上用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又一种手段。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常规脑电图描记(EEG)、诱
期刊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的射频热凝术(RF-TC)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癫痫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发作类型为局灶性发作伴或不伴泛化62例,局灶性发作合并癫痫性痉挛6例,局灶性发作合并肌阵挛发作2例,单纯癫痫性痉挛1例。影像学表现为皮质发育畸形27例,海马硬化9例,发育性或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