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有好的文学陪伴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ari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儿童阅读的诸多要素来说,文本大于一切,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业界的共识。但究竟怎么样的文本才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好文本,似乎还是莫衷一是。
  2014年12月4日,在浙江教学月刊社和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创会、江浙沪儿童文学教育联盟学校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儿童文学教育研习”活动上,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院长方卫平教授做的《那些让我欢笑、落泪、沉思的故事——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人记事类文章在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大,具有叙述生动、形式灵活的特点。阅读教学此类文本时,教师可结合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创设文境、课境,引导师生、生生有效对话,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表达、感悟积累、模仿运用,从而提高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口语表达 阅读教学 写人记事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最大,它构思精巧,选取典型事件,加上合适的描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以儿童为线索推荐了四本书——《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旨在从学生熟悉的视角切入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其中《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关于大头儿子的一系列短小故事的合集,贴近儿童生活,有趣温馨。大头儿子活泼可爱的形象尤其为学生喜欢。《神笔马良》《七色花》《愿望的实现》里的儿童或善良懂事,或顽皮可爱,却都
【摘 要】古典文学名著是学生语文学习与阅读积累的重要素材,众多戏曲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经典。将“戏”与“文”相融合,通过教师的导引与推动,从对比荐读到全面深读,能有效实现从“一篇”到“一本”,为学生打开名著共读的新窗口。  【关键词】戏曲;古典名著阅读;整本书  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施行,丰富而优质的阅读必将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四大古典名著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摘 要】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适切,往往直接影响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基于阅读目标制订的现状,从“把握起点,设计目标”“有的放矢,凸显要素”“收集反馈,调整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核心目标的建构、实施与优化调整,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发展动态,促进学科素养落地,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要素;阅读核心目标;目标建构;目标实施  阅读教学能否充分发挥每篇课文应有的教学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
浙江省教研厅教研室在2009年出台了《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30条》,其中的第六条指出:“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  于是乎,为了达到这8分钟的作业时间,大量机械的、重复的、无效的练习被搬进了课堂,课堂俨然变成了“练习”的战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教师对于这条建议的理解仍停留在数量层面,而忽视了建议中提出的
【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交流美食(3分钟)  (生进教室,师播放世界各地的美食短片)  师:大家好!同学们辛苦啦,先来个课间餐吧。  (生开心地看视频,指出自己喜欢的美食)  师:嗨,这名同学从头到尾都在欢呼,眼睛都发光啦!  师:这份见面礼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特别诱人。  (交流课前问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虽然我们才刚刚见面,但通过课前小小的问卷,我对大家已经有了一丁点的认识
【摘 要】游记类散文的教学应围绕文本体裁展开。教学时应该将文本当作范本,引领学生探析游记类散文的特点及语言表达的秘妙所在:既要明晰文章的结构,厘清叙述的线索,又要把握游记的特点,强化语言运用,以此发展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体特征;语言运用;阅读能力;语文素养  《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是叶圣陶先生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篇典型的游记类散文,文章语言简洁而凝练,脉络层
人们常说“一滴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以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一课的教学,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一篇课文也能折射出语文的价值  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即本体性教学内容为目标展开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本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渗透在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
我让5个孩子试读《羽毛男孩》,并且提醒他们要坚持把这本小说读完。  强调“坚持”,是因为我感觉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中途放弃。读《羽毛男孩》为什么会让我有这样的担忧呢?  1.故事的开头真的有点啰唆,“忽左忽右,就像一个普通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十二岁男孩子在给你讲一个故事”。故事到了11页左右,才渐入佳境。  2.很多时候,小说靠人物的对话推动情节,而对话的跳跃性又很强。如果你不专注,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讲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启发,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以生物为师,进行发明创造。根据文本的特点,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体会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二是了解构段的特点: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