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淮河流域极端降水最优概率分布模型,旨在为洪水计算规范修改和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淮河流域110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年最大值法(AM)及超门
【机 构】
: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江淮流域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研究中心,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空间尺度农业旱涝灾害气象因子致灾阈值的确定:以淮河上游地区为例”(41571018), 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3424120002,20123424110001), 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项目(HRM2013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淮河流域极端降水最优概率分布模型,旨在为洪水计算规范修改和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淮河流域110个气象站点1959—2008年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年最大值法(AM)及超门限峰法(POT)分别建立极端降水AM及POT序列,比较两者捕捉极端降水的适用性,建立淮河流域极端降水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结果](1)在研究流域极端降水空间分布上,POT序列适用性更强,能较好捕捉降水极值。在研究极端降水时间变化上,AM序列更合理;(2)经K-S法检验,Wakeby函数是AM及POT序列的最优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互融合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然后对国内外企业内部控制
对毛乌素沙地15,25和35cm的3个高度,1m×0.5m,1m×1m,1m×2m,2m×2m,2m×3m5种规格的半隐蔽格状沙柳沙障内近地表风沙流的活动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规
为能有效检索当前大量的三维人体运动捕获数据从而投入使用,针对三维人体运动捕获数据的独有特性,提出一种高效的检索方法。首先通过关键帧提取对原始运动数据降维,然后采用自定义的符合人体运动语义的特征将原始角度数据转换为特征序列。根据数据库中所有运动片段对应的特征序列构建一种基于姿态特征的索引空间。检索时通过在索引空间上顺序匹配姿态特征来查找时序一致的匹配运动片段。实验结果表明,与大多数现有方法相比,该方
针对短波通信中存在的多径衰落和码间串扰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猝发波形与Turbo均衡的系统组合结构。将Turbo均衡用于短波通信,建立短波信道模型,通过仿真分析Turbo均衡中交织长
孔隙特征(多孔性、变异性、复杂性)对雨水入渗的具有重要影响。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具有级配代表性的湖南省湘潭市昭山区某堆积碎石土斜坡中细小黏粒的细观孔隙特征进行了试验研
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主要沙尘气溶胶源地之一,但对其沙尘气溶胶特征一直缺乏研究.2001年4月末到5月初,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利用PMS Fssp--100型激光粒谱仪进行了大气气溶胶的